1650年代,更早稱爲 albeston, abestus(公元1100年左右),是一個神話中的寶石名字,被點燃後無法熄滅; 源於古法語 abeste, abestos(現代法語 asbeste),源於拉丁語 asbestos “生石灰”(當冷水倒入時“燃燒”),源於希臘語 asbestos,字面意思爲“不可熄滅的”,源於 a- “不”(見 a-(3))+ sbestos,動詞形容詞,源於 sbennynai “撲滅”,源於 PIE 詞根 *(s)gwes- “撲滅,熄滅”(源頭同樣是立陶宛語 gesti “熄滅”,舊教會斯拉夫語 gaso,赫梯語 kishtari “正在被撲滅”)。
希臘語單詞被 Dioscorides 用作名詞表示“生石灰”。 “Pliny 誤將其應用於不可燃燒纖維,他認爲它是植物,但實際上是希臘人的 amiantos”[OED]。英語中的 Asbestos 指“可編織成不可燃織物的纖維礦物質”,起源於大約1600年; 更早的代替詞是 amiant(15世紀早期),源於上述希臘單詞,意思是“沒有痕跡或污漬,未被染污”(因爲在投入火中時沒有顯示出痕跡或污跡)。在中世紀時,曾經認爲它是蜥蜴毛,它在英語中的另一箇舊名字是 fossil linen(18世紀)。據說印度皇帝 Prester John 和教皇 Alexander III 擁有由此製成的長袍或外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