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英語的 toth 指「人類或動物的牙齒」,源自古英語的 toð(複數形式為 teð),而這又來自原始日耳曼語的 *tanthu-(同源詞還包括古撒克遜語、丹麥語、瑞典語、荷蘭語的 tand,古諾爾斯語的 tönn,古弗里西語的 toth,古高地德語的 zand,德語的 Zahn,哥特語的 tunþus)。這一詞的詞源可以追溯到原始印歐語根 *dent-,意為「牙齒」。
複數形式 teeth 是一個 i-mutation 的例子。在古英語、古弗里西語和古撒克遜語中,-n- 在某些輔音前的省略是規律的,類似於現代英語的 goose(鵝)、five(五)、mouth(嘴)。此外,還有 thought(思想),來自 think(思考)的詞幹;couth(熟練的)則源自 can(能夠,動詞第一人稱單數)的詞幹;us 則來自 *uns。
從14世紀晚期起,tooth 也用來指「食慾,身體的渴望」,例如 colt's tooth(小馬的牙齒)、sweet tooth(愛吃甜食的人)、dry tooth(口渴,字面意義為「乾燥的牙齒」)、toothsome(美味的),並且可以與 palate(味覺,口味)等詞的比喻用法相互對照。將其應用於類似牙齒的物體(如鋸子、梳子等)始於14世紀晚期。
Tooth and nail(拼命地,竭盡全力)最早出現於14世紀初,字面意思是「用牙齒和爪子」,例如 nayles and teþ(爪子和牙齒)。而 armed to the teeth(全副武裝)則可追溯至約公元1300年。tooth-fairy(牙仙子)這一詞則在1964年被證實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