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世紀後期,“原型,上帝心中的事物概念”,源自拉丁語 idea “柏拉圖的思想,原型”,這是哲學中的一個詞,這個詞(西塞羅用希臘語寫的)和思想來自希臘語 idea “形式; 事物的外觀; 一種,一類,性質; 方式,風格”,在邏輯學中,“一個類,種類,類型,物種”,來自 idein “看到”,來自 PIE *wid-es-ya-, 詞根 *weid- “看到”的後綴形式。
在柏拉圖哲學中,“一種原型或純粹的非物質模式,任何一個自然類別中的個體對象只是不完美的副本,通過參與其中才有存在的”[世紀詞典]。
“心理形象或畫面”的意思來自1610年代(希臘語的詞是 ennoia,最初是“思考的行爲”),與此同時,“某事物的概念; 應該是什麼,與所觀察到的不同”的意義也不同。 “思考的結果”這個意思首次記錄於1640年代。
Idée fixe(1836)來自法語,字面意思是“固定的想法”。通過拉丁語,這個詞傳入了荷蘭語、德語、丹麥語,也在英語方言中發現了 idee。自17世紀以來,笛卡爾、洛克、伯克利、休謨、康德進一步闡述了哲學意義。俚語 big idea(如 what's the ...)來自19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