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英語的 losian 意思是「失去、滅亡」,來自 los,意指「毀滅、損失」。這個詞源自原始日耳曼語的 *lausa-,同樣的詞根在古北歐語中變成了 los,意指「軍隊的潰散」。在古英語中,還有 forleosan(「失去、摧毀」)、古弗里西語的 forliasa、古薩克斯語的 farliosan、中世紀荷蘭語的 verliesen、古高地德語的 firliosan、德語的 verlieren,以及英語中的 -less、loss 和 loose 等詞彙。這些詞都可以追溯到原始印歐語的 *leus-,這是一個擴展形式,源自詞根 *leu-,意指「鬆開、分開、切開」。
這個動詞還與中古英語的 leese(「被剝奪、失去」,古英語的 leosan,屬於第二類強變位動詞,其過去分詞 loren 在 forlorn 和 love-lorn 中得以保留)合併,或是吸收了其較弱的意義。這個詞來自原始日耳曼語的 *leusanan,同樣的詞源在古高地德語中變成了 virliosan,德語的 verlieren,古弗里西語的 urliasa,以及哥特語的 fraliusan(「失去」)。
因此,lose 在及物動詞中的意義逐漸發展為「意外失去、被剝奪、錯過擁有或知識」(如金錢、血液、睡眠、頭髮等),大約出現於公元1200年;「未能保住、失去蹤跡」(13世紀中期)。「未能保持或維護」的意義出現於15世紀中期。「未能獲得或贏得(某物)」的意義則可追溯至公元1300年;而不及物動詞「未能獲勝(如比賽、競賽、訴訟等)」則出現於14世紀晚期。「使(某人)迷路」的意義出現於1640年代;「不再擁有、擺脫(不想要的東西)」則始於1660年代。
「lose heart」(「感到沮喪」)的表達出現於1744年;而「lose (one's) heart」(「墜入愛河」)則可追溯至1630年代。「lose (one's) mind」(「精神失常」)的用法大約出現於公元1500年。「lose out」(「失敗」)則是1858年美式英語中的表達。「lose it」(「情緒失控,崩潰,失去自我控制」)則出現於1990年代;其中的 it 可能指的是一個人對自我的控制或對現實的把握。相關詞彙還包括 Lost 和 los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