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vibe 的詞源

vibe(n.)

1940年,縮寫自 vibraphone; 在20世紀60年代的俚語中,作爲 vibration 的縮寫形式,表示“本能感覺”。相關詞彙: Vibes

相關條目

這是一種像木琴的樂器,但用金屬條代替木頭,1926年誕生,是拉丁語和希臘語的混合詞;參見 vibrato + -phone。之所以這麼稱呼,是因為它的顫音效果賦予了它獨特的聲音。相關詞:Vibraphonist

在1650年代,這個詞最初是用來形容音樂弦的,意指「來回運動,快速交替或往復的運動」,源自拉丁語 vibrationem(主格 vibratio),意為「顫動,揮舞」,這是一個名詞,來自過去分詞詞幹 vibrare,意指「使顫動」(其詞源可追溯至原始印歐語詞根 *weip-,意為「轉動,搖擺,顫抖」)。

到了1960年代末,這個詞開始流行起來,特別是用來形容「對某人或某物的直覺信號」,而奧斯卡·王爾德在1899年就已經隱含地使用過這個意思。在18世紀,有一種理論認為,神經中的振動能將身體的感受傳遞到大腦。這一理論由哲學家大衛·哈特利(1705-1757)推廣,他在1748年創造了術語 vibratiuncle,意指「輕微的振動」。相關詞彙還有 Vibrational

    廣告

    vibe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vibe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vibe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