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移除廣告嗎?登入查看更少的廣告並成為會員以移除所有廣告。
"威爾士人,(凱爾特)不列顛人",1884年,源自威爾士語 Brython,與英語 Briton 同源,兩者均源自拉丁語 Britto。這個詞被威爾士凱爾特學者約翰·里斯教授(1840-1915)引入現代英語,以避免在提到古代人民、宗教和語言時使用 Briton/British 所帶來的混淆。
也來自:1884
公元前1200年左右,“不列顛羣島的凱爾特人原住民”,源自盎格魯-法語 Bretun,源自拉丁語 Brittonem(主格 Britto,在手稿中拼錯爲 Brito),意爲“不列顛人部落的成員”,源自凱爾特語 *Britt-os,是不列顛和蘇格蘭南部的凱爾特居民在5世紀盎格魯-撒克遜人的入侵中被趕到威爾士、康沃爾和其他一些角落之前的名稱。公元前4世紀的希臘語中,他們被記錄爲 Prittanoi,據說意思是“有紋身的人”。
在中古英語中,它僅在歷史用途中使用,或者指布列塔尼的居民(參見 Breton); 當詹姆斯一世於1604年被宣佈爲 King of Great Britain 時,它被重新使用,並在1707年英格蘭和蘇格蘭聯合時正式使用。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Brytho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