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移除廣告嗎?登入查看更少的廣告並成為會員以移除所有廣告。
約於1400年,“打擊或挫傷的行爲; 挫傷,身體受傷但沒有明顯的傷口或骨折”,源自拉丁語 contusionem(主格 contusio)“壓碎,打破,猛擊”,在醫學語言中指“淤傷”,動作名詞,來自 contundere 的過去分詞詞幹,“打,挫傷,磨碎,粉碎”,來自 com-, 這裏可能是一個強調前綴(見 com-),加上 tundere “打”(見 obtuse)。
也來自:c. 1400
15世紀早期,「遲鈍,鈍化,不鋒利」,來自拉丁語obtusus「鈍化,遲鈍」,也用於比喻,過去分詞形式的obtundere「撞擊,變鈍」,來自ob「在前面;對著」(參見ob-)+ tundere「擊打」,源自原始印歐語*(s)tud-e-「擊打,撞擊,推擠」,根源是*(s)teu-「推, Stick,擊打」(也來自拉丁語tudes「錘子」,梵語tudati「他推擠」)。「愚蠢,未敏感或未洞察」的意義出現於1500年左右。在幾何學中,指的是大於直角的平面角,出現在1560年代。相關詞:Obtusely;obtuseness。
"易引起挫傷、淤血",1798年,源自拉丁語 contus-,是 contundere 的過去分詞詞幹,意爲"打、碾、壓碎、破碎"(參見 contusion),加上 -ive 後綴。
這個詞綴通常表示「與、一起」,源自拉丁語的 com,是古典拉丁語 cum 的變體,意為「一起、共同、結合」。它來自原始印歐語 *kom-,意思是「在旁、靠近、與……一起」(可以對照古英語的 ge- 和德語的 ge-)。在拉丁語中,這個前綴有時還用作強調。
在元音和送氣音前,它會縮減為 co-;在 -g- 前,則同化為 cog- 或 con-;在 -l- 前,同化為 col-;在 -r- 前,同化為 cor-;在 -c-, -d-, -j-, -n-, -q-, -s-, -t- 和 -v-, 前,同化為 con-,這種情況非常普遍,以至於它常常被用作標準形式。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contu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