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cornhole 的詞源

cornhole(v.)

據說在1949年與“進行肛交”同義,據說在1930年代就已經存在,據說是指美國俄亥俄河谷農業地區玩的一種遊戲,玩家輪流將裝滿飼料玉米的小袋子扔向一個帶有孔洞的平臺,但對此的參考資料不足。源自 corn(n.1)+ hole(n.)。“Cornhole”也是一種玉米筒倉或地下儲藏玉米的名稱。

相關條目

[grain],古英語 corn 意指「穀物植物的單顆種子;穀物植物的種子總稱;在田野中生長時能結穀的植物」,源自原始日耳曼語 *kurnam,意為「小種子」(同源詞還包括古弗里西語和古薩克斯語的 korn「穀物」,中荷蘭語的 coren,德語的 Korn,古諾爾斯語的 korn,哥特語的 kaurn),最終追溯至印歐語系詞根 *gre-no-「穀物」。

在古英語中,這個詞的意義是「帶種子的穀物」(如 barleycorn),而非特指某一植物。當地人通常將其理解為某地區的主要作物。在美國,它的使用範圍被限制為本土的 maize(約公元1600年,最初稱為 Indian corn,但後來形容詞被省略),在英國通常指「小麥」,在蘇格蘭和愛爾蘭則指「燕麥」,而在德國部分地區,Korn 則意為「黑麥」。

玉米於1550年左右傳入中國,並在稻米不易生長的地區蓬勃發展,成為18世紀人口激增的重要因素。Corn-starch(玉米澱粉)一詞出現於1850年。Corn-silk(玉米鬚)則可追溯至1852年。

古英語的 hol(形容詞)意指「中空的、凹陷的」。作為名詞時,則指「空洞的地方、洞穴、孔口或穿孔」。這個詞源自原始日耳曼語 *hulan,同樣的詞根在古撒克遜語、古弗里斯語、古高地德語中也有類似的表達,如 holhoolholr 和德語的 hohl,都意指「中空的」。在哥德語中,則有 us-hulon,意為「挖空」。這一詞根可追溯至原始印歐語根 *kel- (1) ,意為「覆蓋、隱藏、保護」。作為形容詞使用時,最終被 hollow 取代,而後者在古英語中最初僅作名詞,意指「某些野生動物挖掘的棲息地」。

作為一個帶有輕蔑意味的詞,指「小而陰暗的住所或居所」,最早可追溯至1610年代。1760年起,開始用來形容「困境、麻煩或混亂」。而在14世紀中期,則隱含地用作粗俗俚語,指代「陰部」。高爾夫球運動中的 hole-in-one 這一表達出現於1914年;作為動詞短語則可追溯至1913年。短語 need (something) like a hole in the head,意指某物無用或有害,最早記錄於1944年的娛樂出版物中,可能是對某個意第緒語表達的翻譯,例如 ich darf es vi a loch in kop

    廣告

    cornhole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cornhole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cornhole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