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移除廣告嗎?登入查看更少的廣告並成為會員以移除所有廣告。
"聚集成絮狀團塊",1845年(flocculated),源自現代拉丁語 flocculus(1799年),是拉丁語 floccus 的一種愛稱,意爲“羊毛團”,這個詞的起源不詳,加上 -ate(2)。相關詞彙: Flocculating。
也來自:1845
1921年,“細小顆粒的團塊”,是 flocculus 的小型形式(見 flocculate)。
"小顆粒聚集成顆粒狀物質",1875年,來自 flocculate + -ion。
用於拉丁語動詞的動詞後綴,形式為 -are,與 -ate (1) 相同。古英語通常通過在形容詞後加上動詞結尾來形成動詞(例如 gnornian「悲傷,哀悼」,gnorn「悲傷,抑鬱」),但隨著古英語晚期和早期中英語中英語單詞的屈折消失,dry、empty、warm 等詞中的形容詞和動詞之間不再有區別。因此,英語人習慣了詞的形容詞和動詞形式的同一性,當他們在約1500年後開始擴展基於拉丁語的詞彙時,簡單地從拉丁語的過去分詞形容詞中製造動詞,而不改變其形式(例如 aggravate,substantiate),並且形成了從其過去分詞詞幹英譯拉丁語動詞的習慣。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floccul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