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移除廣告嗎?登入查看更少的廣告並成為會員以移除所有廣告。
"例行,單調,乏味,平凡",1550年代,可能是 hum 的重複。作爲名詞,“單調,乏味”,從1727年開始; 早期它的意思是“乏味的人”(1590年代)。
也來自:1550s
14世紀晚期, hommen “發出咕噥聲以掩飾尷尬”,後來 hummen “嗡嗡作響”(15世紀初),可能是模擬聲音。 “閉嘴唱歌”的意義最早見於15世紀晚期; “忙碌和活躍”的意義是1884年出現的,可能是類比於蜂巢。 相關: Hummed。
「困惑地,匆忙地」,這個詞出現於1590年代,指的是一種「聲音上的表達」[OED],可能是由pig這個詞和豬所帶來的混亂與雜亂感聯想而來。在h-/p-的重疊詞模式中,這類詞彙相當常見(例如hanky-panky、hocus-pocus、hinch(y)-pinch(y),這是一種已經過時的兒童遊戲,約在1600年左右就有記載)。
愛德華·穆爾在《薩福克詞語與短語》(倫敦,1823年)中引用了約翰·雷在1768年版的《英語中不常用詞彙集》中的一段話,列舉了一些「自負的押韻詞或重疊詞」,這些詞都被認為「表示任何混亂或混合的情況」。這份詞彙表中包括了higgledy-piggledy、hurly-burly、hodge-podge、mingle-mangle、arsy-versy、kim-kam、hub-bub、crawly-mauly和hab-nab。穆爾寫道:「他本可以再加上」,crincum-crankum、crinkle-crankle、flim-flam、fiddle-faddle、gibble-gabble、harum-scarum、helter-skelter、hiccup-suickup、hocus-pocus、hotch-potch、hugger-mugger、humdrum、hum-strum、hurry-scurry、jibber-jabber、prittle-prattle、shilly-shally、tittle-tattle和topsy-turvy。
這些詞彙中的許多可以追溯到16世紀。Thingum-thangum這個詞用來指代某個未知或無法命名的東西,出現於1670年代。伯尼小姐在1778年提到過skimper-scamper,意指「匆忙而困惑」。蓋伊在1728年則使用twinkum-twankum作為歌曲的副歌,表達「隨意的快樂」[OED, 1989]。Wiggle-waggle這個詞則出現在1825年。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humdr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