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風病患者",14世紀晚期,早期爲"麻風病",源自拉丁語 lepra,來自希臘語 lepra "麻風病",是 lepros(形容詞)"有鱗狀的,長有麻風的"的名詞用法,與 lepein "剝皮"有關,來自 lepos, lepis "鱗片",源自 PIE 詞根 *lep-(1)"剝皮",也產生了"柔弱的東西"的詞彙,通過"小切片、小片、鱗片"的概念(同源詞:拉丁語 lepidus "愉快的、迷人的、精美的、優雅的、女性化的", lepos "愉快、宜人"; 古英語 læfer "蘆葦、金屬板"; 立陶宛語 lopas "補丁、破布、布料", lepus "柔軟的、虛弱的、女性化的")。
最初在中古英語中,這個詞是指疾病本身(通過古法語 lepre 於13世紀中期傳入); "患麻風病的人"的意義轉變可能是在盎格魯-法語中發展的,或者是因爲 -er 結尾類似於代詞後綴。到15世紀中期,其他用於指代麻風病的名詞開始被創造(參見 leprosy)。在英語中, lepra 也是牛皮癬的舊稱(14世紀晚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