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者腦海中閃現的感覺或影像」,這個詞在13世紀中期出現,可能與古諾爾斯語的 draumr、丹麥語的 drøm、瑞典語的 dröm、古薩克森語的 drom(意為「歡樂、喧鬧」)、古弗里西語的 dram(意為「夢」)、荷蘭語的 droom、古高地德語的 troum,以及德語的 Traum(意為「夢」)有關。這些詞可能源自原始日耳曼語的 *draugmas,意指「欺騙、幻覺、幻想」(同源詞還包括古薩克森語的 bidriogan、古高地德語的 triogan、德語的 trügen,意為「欺騙、愚弄」,以及古諾爾斯語的 draugr,意為「鬼魂、幻影」)。在日耳曼語系之外,可能的同源詞包括梵語的 druh-(意為「尋求傷害、傷害」)和阿維斯塔語的 druz-(意為「說謊、欺騙」)。
在古英語中,dream 原本意為「喜悅、歡樂、喧鬧的歡樂」,有時也指「音樂」。儘管這個詞的形式與現代「睡夢」一詞相同,但大量研究未能證明古英語的 dream 是現代「夢」的來源。也許這個詞的意義發生了劇變,或者「夢」在古英語中有一個未被記錄的次要意義,專指「睡夢」,又或者這裡實際上存在兩個不同的詞。
根據《牛津英語詞典》(1989年版),有一種理論解釋為什麼古英語中沒有現代意義的 dream:它認為,可能是因為 dream 原本的「喜悅、歡樂、音樂」意義,使得文學作品中避免使用 dream 來指「夢」,而選擇了 swefn(字面意義為「睡眠」)來替代……
這個意指「喜悅、歡樂、音樂」的 dream 在早期中世紀英語中逐漸淡出。根據《中世紀英語百科全書》,在「睡夢」意義上,swefn(中世紀英語的 swevn)被 dream 取代的現象最早且最頻繁地出現在英格蘭東中部和北部,那裡受斯堪的納維亞語言影響最深。
自1580年代起,dream 開始用來指「通過想像力在清醒時浮現的畫面」,而非僅限於睡夢。1931年,這個詞又衍生出「理想或抱負」的意義,源自於1888年「夢幻般的美麗或魅力」的早期用法(dream)。這種「理想」的概念催生了 dream girl(意為「夢中情人」,1850年)等表達。
在古英語中,swefn 在指「睡夢」之前,主要意義是「睡眠」,這一點在許多印歐語系的「夢」詞中都能找到,例如立陶宛語的 sapnas、古教會斯拉夫語的 sunu,以及羅曼語族的詞彙(法語的 songe、西班牙語的 sueño、意大利語的 sogno,均來自拉丁語的 somnium)。這些詞(包括古英語的 swefn)都源自原始印歐語的 *swep-no-,而這個詞根同樣是希臘語的 hypnos(來自 *swep-,意為「睡眠」)的來源。古英語中還有一個詞 mæting,也用來指「睡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