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pyo- 的詞源

pyo-

這個詞綴自19世紀中期開始使用,意爲“膿”,源自希臘語 puon “膿”(參見 pus)。

相關條目

黃白色炎性滲出物,由白血球等組成,由化膿引起,14世紀晚期源自拉丁詞語 pus “膿,傷口分泌物”,比喻意義爲“苦澀,惡意”(與 puter “腐爛” 和 putere “發出臭味” 相關),源於 PIE *pu- (2) “腐爛,腐敗”(源頭還包含梵語 puyati “腐爛,發臭”, putih “惡臭的,發臭的,腐爛的”; 希臘語 puon “傷口滲出物”, pythein “使腐爛”; 立陶宛語 pūvu, pūti “腐爛”; 哥特語 fuls 、古英語 ful “惡臭”),或許最初是反應人們對於噁心的自然驚叫聲。

The formation of pus is called suppuration. A collection of pus within the solid tissues is called an abscess. A suppurating open sore is an ulcer. [Century Dictionary]
滲出物形成被稱爲 suppuration。 固體組織內的膿腫稱爲 abscess。 潰爛的開放性潰瘍則稱爲 ulcer。[百科全書]

"與膿液形成有關的",1835年,來自 pyogenesis,醫學拉丁語; 參見 pyo- "膿液" + -genic "產生的"。相關詞彙: Pyogenetic(1855); pyogenesis

"尿液中有膿的存在",1787年,源自醫學拉丁語(在1760年代之前),由 pyo--uria 組成(參見 urine)。

    廣告

    分享「pyo-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pyo-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