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羅馬字母表的第16個字母,在英語中僅出現在-u-之前,且後面跟隨另一元音(有幾個例外;見下文),無論-u-是否發音(pique)。這個字母來自腓尼基語對應希伯來語koph、qoph,用於閃米特語中兩個「k」音中較深和較喉音的那個。這個字母在早期希臘語中存在(當時沒有這種區分),稱為koppa,但使用很少且未編入字母表;主要作為數字符號(90)。
與-u-的連接始於拉丁語。盎格魯撒克遜抄寫員最初採用了這一習慣,但後來使用cw-或cu-的拼寫。qu-模式在征服後隨著諾曼人和法語回到英語,並在公元1300年左右取代了cw-。
在晚期中古英語的某些拼寫變體中,quh-也從wh-中獲得了使用,特別是在蘇格蘭和北方方言中,例如1513年聖吉爾斯的校長加文·道格拉斯在他的白話《埃涅阿斯紀》中:
Lyk as the rois in June with hir sueit smell
The marygulde or dasy doith excell.
Quhy suld I than, with dull forhede and vane,
With ruide engine and barrand emptive brane,
With bad harsk speche and lewit barbour tong,
Presume to write quhar thi sueit bell is rong,
Or contirfait sa precious wourdis deir?
學者們單獨使用-q-來音譯閃米特語的koph或土耳其語或伊朗語中的對應詞(如Quran、Qatar、Iraq)。在基督教神學中,自1901年以來,Q被用來表示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中共享但馬可福音中沒有的段落的假設來源;在這個意義上,它可能是德語Quelle「來源」(來自古高地德語quella,來自與古英語cwiella、cwylla 「泉;井」相同的原始日耳曼語來源)的縮寫。在中古英語的賬目中,它是quadrans「法林」(15世紀中期)的縮寫。在羅馬個人名字中,它是Quintus的縮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