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Q 的詞源

Q

古典羅馬字母表的第16個字母,在英語中僅出現在-u-之前,且後面跟隨另一元音(有幾個例外;見下文),無論-u-是否發音(pique)。這個字母來自腓尼基語對應希伯來語kophqoph,用於閃米特語中兩個「k」音中較深和較喉音的那個。這個字母在早期希臘語中存在(當時沒有這種區分),稱為koppa,但使用很少且未編入字母表;主要作為數字符號(90)。

-u-的連接始於拉丁語。盎格魯撒克遜抄寫員最初採用了這一習慣,但後來使用cw-cu-的拼寫。qu-模式在征服後隨著諾曼人和法語回到英語,並在公元1300年左右取代了cw-

在晚期中古英語的某些拼寫變體中,quh-也從wh-中獲得了使用,特別是在蘇格蘭和北方方言中,例如1513年聖吉爾斯的校長加文·道格拉斯在他的白話《埃涅阿斯紀》中:

Lyk as the rois in June with hir sueit smell
The marygulde or dasy doith excell.
Quhy suld I than, with dull forhede and vane,
With ruide engine and barrand emptive brane,
With bad harsk speche and lewit barbour tong,
Presume to write quhar thi sueit bell is rong,
Or contirfait sa precious wourdis deir?

學者們單獨使用-q-來音譯閃米特語的koph或土耳其語或伊朗語中的對應詞(如QuranQatarIraq)。在基督教神學中,自1901年以來,Q被用來表示馬太福音和路加福音中共享但馬可福音中沒有的段落的假設來源;在這個意義上,它可能是德語Quelle「來源」(來自古高地德語quella,來自與古英語cwiellacwylla 「泉;井」相同的原始日耳曼語來源)的縮寫。在中古英語的賬目中,它是quadrans「法林」(15世紀中期)的縮寫。在羅馬個人名字中,它是Quintus的縮寫。

相關條目

1530年代,“輕微的冒犯; 由於受到傷害的自尊、虛榮或自愛而產生的不滿、怨恨等情感”,源自法語 pique “刺、刺激、刺激”,是 piquer 的名詞形式(參見 pike(n.1))。

Pique is more likely to be a matter of injured self-respect or self-conceit ; it is a quick feeling, and is more fugitive in character. Umbrage is founded upon the idea of being thrown into the shade or over-shadowed ; hence it has the sense of offense at being slighted or not sufficiently recognized ; it is indefinite as to the strength or the permanence of the feeling. [Century Dictionary]
Pique 更可能是受到自尊或自負的傷害; 它是一種快速的感覺,性質更爲短暫。 Umbrage 基於被投入陰影或被遮蔽的想法; 因此,它具有被輕視或未被充分認可而引起的冒犯感; 它在感覺的強度或持久性方面是不確定的。[世紀詞典]

「女性腓腸間孔」,或如一些18世紀作家所稱,「單音節」,中古英語 cunte「女性生殖器」,早在14世紀(在Hendyng的《箴言》中——ʒeve þi cunte to cunni[n]g, And crave affetir wedding),類似於古諾斯語 kunta,古弗里西語、中古荷蘭語和中古低德語 kunte,重建自原始日耳曼語 *kunton,其起源不確定。一些人認為與拉丁語 cuneus「楔子」(起源不明)有關,另一些則與原始印歐語詞根 *geu-「空心之地」有關,還有一些則與原始印歐語詞根 *gwen-「女性」有關。

該形式類似於拉丁語 cunnus「女性外陰」(也,粗俗地,「女性」),其起源同樣存在爭議,可能字面意思是「裂縫,切口」(來自原始印歐語 *sker-「切割」)或「鞘」(Watkins,來自原始印歐語 *(s)keu-「隱藏,掩蓋」)。然而,De Vaan拒絕這一點,並追溯到「一個詞根 *kut- 意思是 '袋子','陰囊',並在比喻上也指 '女性外陰',」同樣來源於希臘語 kysthos「陰道;臀部;袋子,小袋」,(但Beekes懷疑這是一個前希臘詞),立陶宛語 kutys「(錢)袋」,古高德語 hodo「睪丸」。

Hec vulva: a cunt. Hic cunnus: idem est. [from Londesborough Illustrated Nominale, c. 1500, in "Anglo-Saxon and Old English Vocabularies," eds. Wright and Wülcker, vol. 1, 1884]
Hec vulva: a cunt. Hic cunnus: idem est. [來自Londesborough Illustrated Nominale,大約1500年,在《盎格魯撒克遜語和古英語詞彙》中,由Wright和Wülcker編輯,第一卷,1884年]

英語中已知的首次引用顯然是在一個複合詞中,牛津街道名稱 Gropecuntlane,引用自大約1230年(並在14世紀末得到證實),見於《牛津郡地名》(Gelling&Stenton,1953),可能是妓女的聚集地。大約1400年用於醫學寫作,但自15世紀以來在公共演講中避免使用;自17世紀以來被認為是淫穢的。

在中古英語中還有 contecounte,有時 queintequeynte(有關此,見 Q)。喬叟在《坎特伯雷故事集》中使用了 quaintqueynte(14世紀末),安德魯·馬韋爾在《致他害羞的情人》中可能在 quaint 上玩雙關語(1650年)。

"What eyleth yow to grucche thus and grone? Is it for ye wolde haue my queynte allone?" [Wife of Bath's Tale]
「你們為什麼要這樣抱怨和呻吟?難道是因為你們只想擁有我的queynte?」[巴斯夫人的故事]

在「單音節」下,Farmers列出了552個來自英語俚語和文學的同義詞,然後又在法語、德語、意大利語、西班牙語和葡萄牙語中列出了另外5頁。[抽樣:Botany Bay, chum, coffee-shop, cookie, End of the Sentimental Journey, fancy bit, Fumbler's Hall, funniment, goatmilker, heaven, hell, Itching Jenny, jelly-bag, Low Countries, nature's tufted treasure, penwiper, prick-skinner, seminary, tickle-toby, undeniable, wonderful lamp,以及 aphrodisaical tennis court,在單獨列表中, Naggie。] 荷蘭語同源詞 de kont 意為「一個底部,一個屁股」,但荷蘭語也有一些吸引人的詩意俚語來表達這部分,例如 liefdesgrot,字面上意為「愛之洞」,和 vleesroos「肉之玫瑰」。

替代形式 cunny 自大約1720年起被證實,但肯定更早,並迫使 coney(q.v.)的發音發生變化,但在 coney仍然是「兔子」的普通詞時,這對雙關語來說是好的:「詛咒你的基督教雞巴!他們像禽類妻子一樣喊道,'沒有錢,沒有兔子。'」[菲利普·馬辛傑:《處女烈士》,第一幕,第一場,1622年]

廣告

Q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Q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Q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