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移除廣告嗎?登入查看更少的廣告並成為會員以移除所有廣告。
"農奴的狀態或條件",1850年,來自 serf 和 -dom。早期的同義詞是 serfage(1775年)。盎格魯-法語中有 niefte “農奴的地位,農奴制度”(14世紀中葉),源於“本地人”的概念,意爲“出生時就被束縛”。
也來自:1850
15世紀晚期,“僕人,男僕,奴隸”,源自古法語 serf “封臣,僕人,奴隸”(12世紀),源自拉丁語 servum(主格 servus)“奴隸”(見 serve(動詞))。這個詞在18世紀已經不再使用這個意義。 “波蘭,俄羅斯和其他歐洲大陸國家的最低級耕作者,生活在改良奴隸制條件下”的含義始於1610年代。
從1761年起,現代作家用它來指中世紀歐洲人與土地相連,無法擁有財產的人。當代的盎格魯-拉丁文記錄使用 nativus, villanus 或 servus。中古英語有時將這個階層歸爲 bond-man 或 theu(來自古英語 þeow),也稱 carl 或 churl。
“-state” 是表示狀態的抽象後綴,源自古英語單詞“dom”(參見名詞“doom”)。這個詞最初是一個獨立單詞,但已經在古英語中作爲後綴活躍使用(比如,“freodom”,“wisdom”)。與德語“-tum”(古高德語“tuom”)同源。因此表示“管轄區,州,狀態,品質”。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serfd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