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shaker 的詞源

shaker(n.)

  約在1400年,“篩子,廚房設備”; 到15世紀中期,“搖動者”的普遍意義已經形成,是由 shake(v.)的代詞派生而來。

從1640年代開始,它被用於指基督教教派,他們的崇拜活動會讓一些參與者產生狂熱的抽搐(類似 Quaker)。最著名的教派之一,最初是安·李(Mother Ann Lee)的追隨者,但後來在美國建立,從1784年起被稱爲“Shakers”。與這些 Shakers 相關的傢俱風格的形容詞記錄於1866年。

“用於混合雞尾酒等的容器”的含義記錄於1868年(古希臘語中, seison 是一種花瓶的名稱,字面意思是“搖動者”)。相關詞彙: Shakeress; Shakerism

相關條目

"基督教友會的成員",1651年,據說是在德比的貝內特法官在1650年將其應用於他們,源自喬治·福克斯對他的追隨者的告誡,要“在主的話語面前戰慄”; 但這個詞早在外國教派在宗教狂熱中出現震顫時就被使用過,這很可能是這裏的源頭。無論哪種方式,它從未成爲基督教友會的官方名稱。

這個詞在字面上的意思是“顫抖的人或物”,早在15世紀初就有了,是從 quake(v.)的動作名詞。在宗教敬畏中“顫抖”的概念在古英語中就有了; quaking(n.)的意思是“恐懼和敬畏”,尤其是在宗教方面,從14世紀中葉開始就有了。

There is not a word in the Scripture, to put David's condition into rime and meeter: sometimes he quaked and trembled, and lay roaring all the day long, that he watered his bed with his tears: and how can you sing these conditions (but dishonour the Lord) and say all your bones quake, your flesh trembled, and that you water your bed with your tears? when you live in pride and haughtiness, and pleasure, and wantonness .... ["A Brief Discovery of a threefold estate of Antichrist Now Extant in the world, etc.," an early Quaker work, London, 1653]
聖經中沒有一個詞可以把 David's 的狀態放入韻律和韻律中:有時他顫抖和戰慄,整天呼喊,用他的眼淚澆灌他的牀:當你生活在驕傲、傲慢、享樂和放縱中時,你怎麼能唱出這些狀態(而不是褻瀆主)說你所有的骨頭都在顫抖,你的肉體在顫抖,你用淚水澆灌你的牀?["一個早期的貴格會作品,揭示了現存於世界上的三重反基督教國家,等等",倫敦,1653]

比喻地,作爲形容詞,指樸素或暗淡的顏色(如該教派成員所穿的衣服)是從1775年開始的。一個 Quaker gun(1809年,美國英語),最初是一根塗黑的木頭,支撐起來像遠處的大炮的槍管,以欺騙敵人,因該教派著名的和平主義而被稱爲這個名字。自至少1824年以來,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一直被稱爲 Quaker City。相關的: QuakerishQuakeress(“女性貴格會教徒”); Quakerism; Quakerdom; Quakerly

中古英語的 shaken 來自古英語的 sceacan,意思是「快速地來回移動(某物),使其快速振動;揮舞;快速地前後移動身體或其部分」,也有「去、滑行、急速離開」的意思(例如 sceacdom 意為「逃跑」)。這個詞也可以不及物使用,形容人或身體部位「顫抖」,特別是因為發燒、寒冷或恐懼而顫抖(屬於第六類強變化動詞;過去式為 scoc,過去分詞為 scacen)。

這個詞的詞源可以追溯到原始日耳曼語的 *skakanan,意為「搖動、擺動」,也有「逃脫」的意思(同源詞還包括古諾爾斯語、瑞典語的 skaka,丹麥語的 skage,意為「移動、轉向、偏離」)。據說在日耳曼語以外沒有確定的同源詞,但一些資料來源建議可能來自原始印歐語根 *(s)keg-,意為「跳躍、移動」(可比較梵語的 khaj「攪動、搖晃、翻動」,古教會斯拉夫語的 skoku「跳躍、彈跳」,威爾士語的 ysgogi「移動」)。也可以與 shock(名詞第一義)進行比較。

在地震中形容地面搖晃,約公元1300年。表示「抓住並搖動(某人或某物)」的意思出現於14世紀初。從14世紀末開始,這個詞用來形容通過搖晃容器來混合成分等。表示「削弱、損害」的含義出現於14世紀末,基於「使不穩定」的概念。約公元1200年起,還有「通過突然的扭動擺脫」的意思;而現代口語中「擺脫、拋棄、放棄」(在美國英語中,約1872年)可能是基於「通過劇烈或突然的動作拋掉」的概念延伸而來,或許是受到駱馬的啟發。這個動詞在中古英語中也曾用來表示「逃避」責任等。

shake hands」(通過握手互致問候或致意)這一表達出現於1530年代。口語中 shake a (loose) leg(「快點」)的記錄可追溯至1904年;而 shake a heel(有時也作 foot)則是一種古老或地方性的「跳舞」(約1660年代)表達。shake (one's) elbow(約1620年代)則意為「擲骰子賭博」。在16至18世紀的英語中,shake (one's) ears 表示「振作起來」,這是一種形象化的表達,描繪動物甦醒的情景。短語 more _____ than you can shake a stick at(「多得數不勝數」)最早可追溯至1818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蘭卡斯特的《日記》)。而 shake (one's) head(「搖頭表示不贊同」)的用法則出現於約公元1300年。

    廣告

    shaker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shaker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shaker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