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英語中的 sēn,源自古英語的 seon (Anglian sean) "通過眼睛察覺或意識到; 看,瞧; " 還有 "心理感知,理解; 經歷; 參觀(某地); 檢查" (縮略的第五類強動詞; 過去時 seah,過去分詞 sewen),源自原始日耳曼語的 *sehwanan (也是古薩克森語、古高地德語 sehan,中古高地德語、德語 sehen,古弗里斯蘭語 sia,中古荷蘭語 sien,古諾爾斯語 sja,哥特語 saihwan 的來源)。
這被重構爲來自 PIE 詞根 *sekw- (2) "看見"。那個 PIE 詞根常被認爲可能與 *sekw- (1) "跟隨"相同,它在希臘語和拉丁語中產生了"說"的詞,也產生了"跟隨"的詞(如拉丁語的 sequor),但是"關於語義起點和序列的觀點存在分歧" [Buck]。因此, see 在詞源上可能意味着"用眼睛跟隨"(在某些語言中擴展到"說,告訴")。但是 OED 發現這"涉及到一個假設的意義發展,很難自信地接受",Boutkan 也對這種聯繫表示懷疑,並給出了"沒有確定的 PIE 詞源"的評價。
在晚期古英語中,它被證明爲"能夠用眼睛看見,有視覺能力,不是盲人"。
As the sense of sight affords far more complete and definite information respecting external objects than any other of the senses, mental perceptions are in many (perh. in all) languages referred to in visual terms, and often with little or no consciousness of metaphor. [OED]
由於視覺感提供了關於外部對象的更完整和明確的信息,比其他任何感覺都要多,所以在許多(也許是所有)語言中,心理感知都用視覺術語來描述,而且往往幾乎沒有意識到這是一種隱喻。[OED]
英語的 see 自中古英語早期就被用於許多這樣的意義中:"預見; 在想象或夢中看見",也有"認識到(證明)的力量",都在大約1200年左右。
在大約1300年左右,它被證明爲"確保,確信"(某事是如此,某人做了某事)。到了14世紀晚期, see to 被用作"注意,特別關心"(也有"看"的意思); 因此"注意,安排,作爲結果產生"。See to it "特別小心; 看到它被做"是從15世紀晚期開始的。
"陪伴"的意思(如在 see you home 中)在莎士比亞的作品中大約在1600年左右得到證實。"接待訪客"的意思在大約1500年左右得到證實。"等於一個賭注,通過押注相同的金額接受"的賭博意義在1590年代左右。在表達比較和最高級的短語中使用(best I've ever seen)從14世紀早期開始。
see! 的祈使用法"看!瞧!"在14世紀早期就有了。強調錶達 see here 從15世紀早期開始就有了; 可能的概念是"看,這裏是..."; 但是它作爲"用來引導命令的粗魯形式"等的現代用法[OED]在1897年的學生談話中出現。限定表達 as far as I can see 從1560年代開始就有了。
當說話者試圖回憶某事時,用 Let me see 作爲表示考慮的陳述在1510年代就有記錄了。作爲隨意告別的 See you 在1891年就有證據了(see you soon; 可能是 hope to see you soon 的簡稱)。see something in(某人等)"感知到好的或吸引人的品質"在1832年就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