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inity 的詞源
trinity(n.)
在13世紀初,trinite這個詞出現,意指「三位一體」(即聖父、聖子和聖靈三位一體的聯合),這是基督教主要教義之一。它源自古法語的trinite,意為「聖三位一體」(約11世紀),進一步追溯至晚期拉丁語的trinitatem(主格trinitas),意指「三位一體」或「三重性」(這一概念最早由教父特土良提出)。這又來自拉丁語的trinus,意為「三重的,三個一組」,其複數形式trini則表示「三個一組,三重的」,與tres(中性形式tria)「三」相關(參見three)。
到了14世紀末,這個詞還被賦予了「三部分的狀態,三重性」的意義,並且可以指「三人組,三重奏」等概念。
隨著基督教的傳播,這個拉丁詞在歐洲語言中被廣泛借用(例如愛爾蘭語的trionnoid,威爾士語的trindod,德語的trinität)。古英語則使用þrines作為拉丁語trinitas的借譯。
相關詞彙:Trinitarian(約1620年代起初指一個修道院,1706年起專指非一神論者的基督教徒)。
相關條目
trinity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trinity」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tri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