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某個目的準備好,保持良好的工作狀態」,1510年代,顯然來自早期中世英語 trimmen,「勸告,鼓勵,增強」,指信仰等;也有「分娩」的意思。意義的演變並不困難,但在1250年左右後,中世英語中缺少這個詞,使得聯繫不確定。比較 trim (n.)。
其他現代意義(基於「通過修剪或修整使整潔」;「裝飾, adorn」的概念)也在1500年代初出現(有15世紀中期的 trim together 意為「綁在一起」),到1550年「這個詞在幾乎所有主要意義中變得非常普遍」[OED, 1989]。
其中包括:「通過清潔或調平燭芯來使(燈)適合燃燒」(1550年代);「安排或打扮,使其美觀」,特別是「為帽子或衣物添加花朵,絲帶等」(1510年代);「修剪鬍鬚或頭髮,修剪鬍鬚。」
I TRYMME, as a man dothe his heare or his busshe ... Trymme my busshe, barber, for I intende to go amongest ladyes to day. [Palsgrave, 1530]
中世英語動詞可能代表古英語 trymian, trymman 「增強,鞏固,確認;安慰;激勵;整理,安排,準備,使準備好;變強」,來自 trum 「強壯,穩定」,來自原始日耳曼語 *trum-。這被重建為來自印歐語根 *deru- 「堅固,穩定,堅定」的後綴形式。
到1590年代,對於園藝植物,「切除多餘或不規則的部分,通過去除多餘或損壞的部分使其整潔或有序。」
比喻意義上,「通過欺騙(某人)來獲得某物」約在1600年(比較 fleece (v.), skin-game, 等),也有「打敗,痛打」(1510年代),可能最初是諷刺的。作為「減少大小,數量或數目的」,在1966年。
在航海用語中,「分配船隻的負載,使其平衡浮起」,1570年代(比較 trim (n.))。後來,「根據風的方向調整帆和桅杆」(1620年代,有時 trim by the wind)。因此,形成了不及物比喻意義「在兩個選擇之間保持平衡或穩定的航向」,最初(在講道和政治寫作中),通常是「為了與各方保持良好關係而調整自己的態度」(1680年代,被注意為一個行話詞約在1700年);比較 trimmer。
早期中世英語也有相關的 bitrummen,古英語 betrymmen,「加固,包圍以保護」,但也有「圍攻,困擾」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