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移除廣告嗎?登入查看更少的廣告並成為會員以移除所有廣告。
「三個部分的畫作或雕刻」,最常見的是三部分的祭壇畫,這些部分通過鉸鏈連接在一起,最早出現於1849年,源自意大利語的 triptica,由 tri-(意為「三」)構成,類似於 diptych(雙聯畫)。希臘語的 triptykhos 原本指的是「三個書寫板連接在一起的裝置」,而 triptych 這個詞在英語中自1731年起就被用來指代這種形式。
也來自:1849
1620年代,“帶有蠟內表面的鉸鏈式木製、象牙制等雙葉板,古希臘和羅馬人用於書寫 style,”源自拉丁語 diptycha(複數),來自晚期希臘語 diptykha,中性複數形式 diptykhos “雙摺疊,加倍”,由 di- “兩個”(見 di-(1))和 ptykhe “摺疊”組成,其詞源不確定。在藝術上,“一對在兩個面板上鉸鏈連接的圖片或雕刻”,始於1852年。
這個詞素源自拉丁語和希臘語,意思是「三、擁有三個、每三個一次」,來自拉丁語的 tres(中性形式 tria)或希臘語的 trias、treis,意指「三」(參見 three)。在拉丁語中,這個 i 在語源上是短音的,但有時在數字中會被拉長,特別是在拉丁語中[OED, 1989]。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tripty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