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公元1200年,出現了tombe、tumbe等形式,到了14世紀初則演變為tomb。這個詞的意思是「用來安葬屍體的結構,或是為了安放人類遺體而挖掘的墓穴」。它源自盎格魯法語的tumbe,古法語的tombe,意指「墓碑、紀念碑或墓塭」(12世紀)。而這又來自晚期拉丁語的tumba(中世紀拉丁語的tomba,同時也是意大利語tomba和西班牙語tumba的來源),最終可追溯至希臘語的tymbos,意為「土堆、埋葬的土丘」,通常指「墳墓、墓地」。
Watkins認為這個詞可能來自原始印歐語根*teue-,意為「膨脹」。但Beekes則寫道,它很可能是一個前希臘語(非印歐語系)詞彙。他指出,拉丁語的tumulus(意為「土丘」)和亞美尼亞語的t'umb(意為「填土、土牆」)可能都源自同一個前希臘語或地中海語系的詞彙,並進一步提出與中古愛爾蘭語的tomm(意為「小山」)、中古威爾士語的tom(意為「糞堆、土丘」)的聯繫。
拼寫tomb「從未準確地代表口語發音」[OED, 1989]。隨著拼寫的變化,最後的-b音大約在這個時期開始變得不再發音(可參見lamb、dumb)。現代法語的tombeau來自俗拉丁語的縮 diminutive*tumbellus。到1550年代,這個詞開始被用來比喻死亡或世俗生命的終結。作為「紐約市監獄」的俚語The Tombs則記錄於1840年。形容詞tombic則出現於187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