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移除廣告嗎?登入查看更少的廣告並成為會員以移除所有廣告。
"面具",1550年代,是 vysar, viser 的變形(參見 visor),受 -ard 一類詞的影響。比喻用法始於1570年代; 17世紀常見。也用於指戴面具的人,並用作動詞,意爲“隱藏”。相關詞彙: Vizarded; vizarding。
也來自:1550s
大約在公元1300年,viser這個詞出現,意指「頭盔的前部」。它來自盎格魯法語的viser,以及古法語的visiere,都可以翻譯為「面罩」(13世紀)。這些詞源自vis,意為「面孔,外貌」,進一步追溯則來自拉丁語的visus,意指「一瞥,視覺」,而這又源自過去分詞詞幹videre,即「看見」(參見vision (n.))。
到了15世紀,這個詞的拼寫開始發生變化。1864年,它被記錄為「帽子前部的堅硬圓形部分」,而「眼罩」的意義則出現在1925年。
這個詞尾也可以寫作 -art,源自古法語的 -ard 和 -art,進一步追溯則來自德語的 -hard 和 -hart,意指「堅韌不拔」。它通常作為許多名字的第二部分,經常用來加強語氣。不過在中高德語和荷蘭語中,這個詞尾有時會帶有貶義,常見於一些名詞中,最終通過中古英語演變成了 bastard(私生子)、coward(懦夫)、blaffard(結結巴巴的人)、tailard(有尾巴的人,帶有侮辱意味)等詞。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詞尾在英語中逐漸成為一個活躍的組成部分,出現在 buzzard(禿鷲)、drunkard(酒鬼)等詞中。德語中的這個詞尾源自原始日耳曼語的 *-hart 或 *-hard,意為「勇敢、堅韌」,最終可以追溯到印歐語根 *kar-,意指「堅硬」。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viz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