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移除廣告嗎?登入查看更少的廣告並成為會員以移除所有廣告。
1769年,縮寫自 stella polaris,現代拉丁語,字面意思爲“北極星”(見 polar)。古希臘人稱其爲 Phoenice,“腓尼基(星)”,因爲腓尼基人用它進行導航。由於歲差的影響,極點偏離了幾度(更接近小熊座β星),但顯然北極星已經足夠接近。另見 pole(n.2)。它在古英語中的名稱爲 Scip-steorra “船星”,也反映了它在導航中的重要性。作爲美國海軍遠程潛艇發射的制導核導彈的名稱,始於1957年。
也來自:1769
1550年代,“來自或發現於地球兩極附近的地區”,源自法語 polaire(16世紀)或直接源自中世紀拉丁語 polaris “與極有關的”,源自拉丁語 polus “軸的末端”(參見 pole(n.2))。1816年起,“與球體的極或極有關的”。1832年開始出現“在性質或傾向上完全相反”的含義。1781年有 Polar bear。
"地軸的南極或北極," 14世紀晚期,來自古法語 pole 或直接源自拉丁語 polus "軸的末端; " 也指 "天空,天堂"(有時在16世紀英語中使用),來自希臘語 polos "樞軸,球體的軸線,天空",源自 PIE *kwol- "旋轉"(PIE *kw- 在某些元音前變成希臘語 p-),源自根 *kwel- (1) "旋轉,轉動"。
最初主要指天球和固定點,圍繞這些點(通過地球的旋轉)星星似乎在旋轉; 有時也指地球極點(poles of this world),標記地球自轉軸的兩個點。
"北極星",位於天空北極附近的最亮星星(見 Polaris),1550年代,來自 pole(n.2)+ star(n.)。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Polar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