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atheism 的詞源

atheism(n.)

"沒有上帝的信仰; " "不相信宇宙中有任何規律,人必須遵守,否則會受到懲罰" [J.R. Seeley,《自然宗教》,1882年],源於16世紀的法語 athéisme,帶有 -ism 和希臘語 atheos "沒有神,否認神",來自 a- "沒有"(見 a-(3))和 theos "神"(來自 PIE 詞根 *dhes-, 構成宗教概念的詞語)。稍早的形式是 atheonism(1530年代),可能來自意大利語 atheo "無神論者"。還可以參考 atheous。古希臘語名詞是 atheotēs "不信神"。

在19世紀末,它有時被進一步區分爲次要意義:“否認有神論,即大初因是至高、聰明、公正的人” [世紀詞典,1897年]和“對上帝的實際漠不關心和忽視,無神論”。

In the first sense above given, atheism is to be discriminated from pantheism, which denies the personality of God, and from agnosticism, which denies the possibility of positive knowledge concerning him. In the second sense, atheism includes both pantheism and agnosticism. [Century Dictionary]
在上述第一種意義上, atheism 應與否認上帝的人格的 pantheism 和否認關於他的積極知識的 agnosticism 區分開來。在第二個意義上,無神論包括泛神論和不可知論。[世紀詞典]

相關條目

1610年代,“不信神的,不虔誠的”,源自拉丁語 atheus,來自希臘語 atheos,由 a- “不,沒有”(見 a-(3))和 theos “神”(來自 PIE 詞根 *dhes-, 表示宗教概念的詞)組成。從1880年開始,它被用來表示“不考慮上帝的存在,與上帝無關,不考慮神性的存在或力量”。

"相信存在個人神,通常伴隨着否認啓示和教會權威",1680年代(deist 來自1620年代),源自法語 déisme,源自拉丁語 deus “神”,源自 PIE 詞根 *dyeu- “發光”,在派生詞中指“天空、天堂、神”。

一種理性神學,在17世紀末18世紀初在英格蘭崛起; 德意志主義者主張自然宗教足以自給自足,不需要經文或啓示。直到1700年左右,這個詞與 atheism 相對立; 後來它成爲 theism(參見該詞)的反義詞,從詞源上看兩者等價。

The term "deism" not only is used to signify the main body of the deists' teaching, or the tendency they represent, but has come into use as a technical term for one specific metaphysical doctrine as to the relation of God to the universe, assumed to have been characteristic of the deists, and to have distinguished them from atheists, pantheists and theists,—the belief, namely, that the first cause of the universe is a personal God, who is, however, not only distinct from the world but apart from it and its concerns.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1922]
“德意志主義”這個術語不僅用於表示德意志主義者的主要教義或他們所代表的傾向,而且已經成爲一個技術術語,用於表示一種特定的關於上帝與宇宙關係的形而上學教義,假定這是德意志主義者的特徵,區別於無神論者、泛神論者和有神論者,即相信宇宙的第一原因是一個個人神,然而,他不僅與世界不同,而且與世界及其關注點分離。[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1922]
廣告

atheism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atheism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atheism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