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與南方有關的”,1540年代,源自拉丁語 australis,來自 auster “南風; 南方”,源自原意爲“朝向黎明”的原始意大利語 *aus-tero-(形容詞),源自印歐語言的 *heus-tero-(也是梵語 usra- “紅色的; 早晨的”, usar-budh- “在黎明醒來”; 希臘語 aurion “明天”; 立陶宛語 aušra “黎明”; 古斯拉夫語 jutro “黎明,早晨; 明天”; 古高地德語 ostara “復活節”等的來源),源自印歐語言的根源 *aus-(1)“發光”,尤其是指黎明。
如果拉丁語 auster 的意義轉變確實與其他印歐語言用於“東方”的同一詞彙有關,而拉丁語則使用 oriens(參見 Orient(n.)),那麼這種轉變可能基於對意大利半島方向的錯誤假設,“通過意大利軸線的對角線位置解釋了‘東南’的轉變”[Buck]; 參見 Walde, Alois, "Lateinisches etymologisches Wörterbuch," 3rd. ed., vol. I, p.87; Ernout, Alfred, and Meillet, Alfred, "Dictionnaire étymologique de la langue latine," 2nd. ed., p.94。
或者,這種聯繫可能更古老,來自印歐語言的根源 *aus- “發光”,是 aurora 的來源,也產生了與“燃燒”有關的詞彙,指的是吹向意大利的“熱”南風。因此, auster 意爲“(熱)南風”,比喻爲“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