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4世紀中期,autentik這個詞出現,意指「權威的,正式授權的」(這個意義如今已經過時)。它來自古法語的autentique,意思是「真實的;經典的」(13世紀,現代法語為authentique),而其根源則可追溯至中世紀拉丁語的authenticus,進一步源自希臘語的authentikos,意為「原始的,真實的,主要的」。這個詞的構成來自authentēs,意指「自行其事的人」,其中autos意為「自我」(參見auto-),而hentēs則意為「行動者,存在者」(源自原始印歐語根*sene- (2),意指「完成,實現」)。這個詞在14世紀中期開始被用來表示「真實的,應被接受為事實的」。
在現代用法中,authentic通常暗示某物的內容與事實相符,並非虛構(因此有「可信,可靠」之意);而genuine則表示所謂的作者確實是真正的,並且我們擁有的作品是作者原汁原味的(因此有「純粹,未掺假的」之意)。不過,這種區分並非總是得到保持。正如《牛津英語詞典》所指出的,「18世紀的辯護者試圖在genuine和authentic之間建立的區別……與後者詞源的實際含義並不一致,並且如今已不再被認可」(《牛津英語詞典》,第二版印刷版,198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