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的性質,與血液有關的,出血的,被血液覆蓋的",古英語 blodig,形容詞來自 blod(參見 blood(名詞)+ -y(2))。共同的日耳曼語,比較古弗里斯蘭語 blodich,古撒克遜語 blôdag,荷蘭語 bloedig,古高地德語 bluotag,德語 blutig。這個英語詞從14世紀末開始被證明爲“涉及流血的”,到16世紀60年代被證明爲“嗜血的,殘忍的,帶有血腥罪行的”。
至少自1676年以來,它一直是英國的強烈咒罵詞。Weekley 將其與同源的荷蘭語 bloed,德語 Blut 的純粹強調使用聯繫起來。也許它受到了 bloods 在俚語中指“粗魯的年輕貴族”(18世紀,參見 blood(名詞))的影響,通過諸如 bloody drunk “喝醉如血”等表達方式,它可能最終與血液和強烈的情感和激烈的激情的一般聯繫有關。
Partridge 報告說,至1750年前, bloody 是“體面的”,並且被德萊頓,菲爾丁和斯威夫特使用,但在1750年至1920年期間受到了嚴格的禁忌。約翰遜稱其爲“非常粗俗”,OED 則寫道,“現在常常出現在最低階層的人口中,但受尊敬的人認爲它是‘可怕的詞語’,與淫穢或褻瀆的語言相當”。
The onset of the taboo against bloody coincides with the increase in linguistic prudery that presaged the Victorian Era but it is hard to say what the precise cause was in the case of this specific word. Attempts have been made to explain the term's extraordinary shock power by invoking etymology. Theories that derive it from such oaths as "By our Lady" or "God's blood" seem farfetched, however. More likely, the taboo stemmed from the fear that many people have of blood and, in the minds of some, from an association with menstrual bleeding. Whatever, the term was debarred from polite society during the whole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Rawson]
對 bloody 的禁忌的開始與語言偏見的增加相吻合,這預示了維多利亞時代的到來,但很難說在這個特定詞語的情況下確切的原因是什麼。有人試圖通過詞源來解釋這個詞語的非凡震撼力。將其源於“By our Lady”或“God's blood”等誓言的理論似乎牽強,然而更有可能的是,禁忌源於許多人對血液的恐懼,並在一些人的心目中與月經出血有關。無論如何,這個詞語在整個19世紀都被禁止在有教養的社會中使用。[Rawson]
肖伍在1913年的《雕像》中讓伊麗莎·杜利特爾說出這個詞時震驚了劇院觀衆,有一段時間這個詞被委婉地稱爲 the Shavian adjective。直到1936年,它在印刷品中仍然避免使用。Bloody Sunday,1972年1月30日,英國軍隊在北愛爾蘭倫敦德里的抗議活動中殺死了13名平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