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candle-waster 的詞源

candle-waster(n.)

"浪費蠟燭者",特指從事被認爲無利可圖或有害的職業的人的蔑稱,始於1590年代,源自 candlewaste(v.)的代詞。

A whoreson book-worm, a candle-waster. [Ben Jonson, "Cynthia's Revels"]
“一個混蛋書蟲,一個浪費蠟燭的人。”[本·瓊森,《辛西婭的狂歡》]

相關條目

“圓柱形的蠟燭、蠟燭芯上的蠟、脂肪等,用作人造光源”,古英語 candel “燈、燈籠、蠟燭”,早期從拉丁語借用的宗教用語,來自拉丁語 candela “一盞燈、火炬、用脂肪或蠟製成的蠟燭”,源自 candere “發光”(來自 PIE 詞根 *kand- “發光”)。

這個拉丁詞也是法語 chandelle 、西班牙語 candela 、愛爾蘭語 coinneal 、威爾士語 canwyll 、俄語 kandilo 、阿拉伯語 qandil 等的來源。蠟燭在古希臘時期是未知的(那時油燈就足夠了),但在羅馬和伊特魯里亞人中從早期就很常見。生日蛋糕上的蠟燭似乎最初是德國的一種習俗。

hold a candle to 最初的意思是“在下級的職位上提供幫助”,來自於助手或學徒在主人工作時拿着蠟燭照明的概念(類似於古英語 taporberend “侍僧”)。burn the candle at both ends “過度消耗或浪費” 的意思可追溯到1730年。

大約在公元1200年,wasten這個詞出現,意思是「摧毀、蹂躪、浪費」,來自盎格魯法語和古北法語的waster,意指「浪費、揮霍、破壞」。這個詞源於古法語的gaster,現代法語則是gâter。它在發展過程中受到法蘭克語*wostjan的影響,最終來自拉丁語vastare,意為「荒廢、摧毀」,而這又源自vastus,意思是「空虛、荒蕪」。根據沃特金斯的重建,這個詞可能來自原始印歐語根*eue-,意指「離開、拋棄、耗盡」。相關詞有wastedwasting

這個日耳曼語詞在古英語中也存在,寫作westan,意思是「摧毀、蹂躪」。西班牙語的gastar和意大利語的guastare也都是源自日耳曼語。

這個詞作不及物動詞的用法,意指「失去力量或健康、消瘦、虛弱或逐漸被消耗」,大約在公元1300年開始出現。而「揮霍、浪費時間或資源、毫無回報地消耗」的意義則從14世紀中期開始記錄。口語中「殺死」的用法則出現於1964年。

waste time」這個表達,意指「白費時間、無所事事」,大約在14世紀中期開始使用。諺語Waste not, want not則可追溯到1778年。

    廣告

    candle-waster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candle-waster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candle-waster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