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移除廣告嗎?登入查看更少的廣告並成為會員以移除所有廣告。
早在15世紀初,源自拉丁語 impaenitentem,由 in-(不,相反)(見 in-(1))和 paenitens(見 penitence)的同化形式組成。作爲名詞,“頑固的罪人”始於1530年代。
也來自:early 15c.
“爲犯罪或冒犯而感到悲痛,帶着改過自新的意願; 爲了彌補罪過而進行的苦修,”公元1200年左右,源自古法語 penitence(11世紀),直接源自拉丁語 pænitentia “悔改”(中世紀拉丁語 penitentia),是一種狀態名詞,來自 pænitentum(主格 pænitens)“懺悔者”, pænitere 的現在分詞,“引起或感到遺憾”,可能最初的意思是“不夠,不令人滿意”,來自 pæne “幾乎,差不多,實際上”,其起源不確定。基本含義似乎是“缺失,缺乏”。相關詞: Penitency。
1620年代,源自於晚期拉丁語的 impaenitentia,來自於 impaenitens(見 impenitent)。英語中較早的形式爲 Impenitency(1560年代)。
這個詞綴的意思是“不,相反,沒有”(也可以是通過與後面的輔音音節化的 -n- 的同化而來的 im-, il-, ir-,這種趨勢始於後期拉丁語),源自拉丁語 in- “不”,與希臘語 an-,古英語 un- 同源,均來自 PIE 詞根 *ne- “不”。
在古法語和中古英語中,通常使用 en-,但大多數這些形式在現代英語中已經不再使用,只有極少數(例如 enemy)不再被視爲否定的。在英語中的經驗法則是,對於明顯的拉丁語元素使用 in-,對於本土或本土化的元素使用 un-。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impeni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