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英語 setlen,“變得穩定或永久; 坐下,放在座位上; 下沉,落下”,來自古英語 setlan “將其放置在固定或永久的位置上; 使坐下,放在座位上”,來自 setl “座位”(見 settle(n.))。比較德語 siedeln “定居; 殖民”。
從公元1300年起,指鳥等“落地”。從14世紀初起,指地面等“下沉,下降; 坍塌”。到了16世紀70年代,指液體“從混濁狀態變爲清潔狀態”。到了16世紀初(Chauliac),指人“從混亂或困擾狀態變爲安全狀態”。
1520年代,它被證明是“變得平靜”(但到了17世紀,它也可以俚語地意味着“打倒死亡或昏迷”)。意思是“決定,按目的或意圖設定或固定”是在1620年代。意思是“通過契約等手段確保(財產等)的所有權”始於1660年代。它在1733年被證明是“通過權威或論證來消除爭議或建立; 因此“解決,確定,做出決定(1782)。
“建立永久住所”的意義記錄於1620年代; “種植居民,殖民”的意義則始於1702年。
舊意“調和”(爭吵,分歧等)可能受到或與中古英語 sahtlen “調和”(來自古英語 saht “調和”,來自古挪威語 satt “調和”)融合。
作爲已婚夫婦建立家庭狀態的不及物動詞 settle down 是從1835年開始的(單獨使用 settle 在這個意義上是從1718年開始的)。及物動詞的意義是從1520年代開始的。1943年開始使用“滿足於”的 settle for; 中古英語也使用 settle(v.)的不及物動詞意爲“在世界上下降,財產減少”(14世紀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