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4世紀末,「薄片或木板固定在牆壁或框架上,用於支撐小物件;櫃子或櫃中的橫向板」,可能源自中低德語的 schelf(意為「架子、一組架子」),或許也來自古英語的同源詞 scylfe,這個詞可能指「架子、邊緣、船的甲板」(具體意義不確定),還有 scylf(意為「峰頂、尖頂」)。
這些詞彙都源自原始日耳曼語的 *skelf-(意為「分裂」),可能源於一塊木頭被劈開的概念(參見古諾爾斯語的 skjölf,意為「長椅」),這又來自原始印歐語根 *skel-(1,意為「切割」),因此與 shell 等詞有著遙遠的聯繫。
從15世紀中期開始,「草坡」的意義出現。後來「岩石邊緣」(如後來的 continental shelf)的意義出現於1809年,可能受到 shelf(名詞2)的影響。
到了1920年代,這個詞開始用來指商店中商品的展示,因此衍生出shelf life(意為「商品在未售出前可保存或儲存的時間」),該用法出現於1927年。比喻短語on the shelf(意為「被搁置、不活躍」)可追溯至1570年代(19世紀也用來形容沒有前途的未婚女性)。Off the shelf(意為「現成的,來自現成商品的供應」)則出現於1936年。相關詞彙:Shelv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