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stonewall 的詞源

stonewall(n.)

也作 stone wall,中英语 ston-wal “由石头或砌体构成的墙或壁垒”,源自古英语 stanwalle;参见 stone (n.) + wall (n.)。作为南方联盟将军托马斯·杰克逊(1824-1863)的绰号,1861年在第一次布尔朗战役时授予, supposedly by Gen. Bernard Bee,敦促他的旅围绕杰克逊集结,因为杰克逊“像一堵石墙一样站立”。Bee在战斗中被杀;关于这个绰号的记载在战斗的四天内出现在南方报纸上。

On the face of it this account has no character of authenticity, and the words ascribed to Bee smack less of the battlefield than of the editorial sanctum. ... It seems inherently probable that something was said by somebody, during or immediately after the battle, that likened Jackson or his men or both to a stone wall. [R.M. Johnston, "Bull Run: Its Strategy and Tactics," Boston, 1913]
表面上看,这个说法没有真实性的特征,归 attributed to Bee 的话语听起来更像是编辑室的产物,而非战场的真实记录。……在战斗期间或战斗后不久,似乎确实有人说了某些将杰克逊或他的士兵或两者都比作石墙的话。[R.M. Johnston, "Bull Run: Its Strategy and Tactics," Boston, 1913]

stonewall(v.)

「持續阻擋,妨礙」,在運動中於1889年開始使用;到1914年在政治上也出現了這個用法(指「通過冗長演講、拖延回覆等方式進行阻礙」),這源自於stonewall(名詞)的比喻用法,最初意指「阻礙行為」(1876年)。相關詞彙包括:Stonewalled(已被阻礙),stonewalling(阻礙行為,根據《世紀詞典》的定義,是「通過對著時間發言、提出技術性異議等方式進行的議會阻礙」,並在該詞典中被認為最初源自澳大利亞)。

相關條目

「一塊獨立的岩石」,特別是指不大的岩石,來自古英語的 stan,這個詞用來描述普通的岩石、珍貴的寶石、體內的結石、紀念碑等。它源自原始日耳曼語的 *stainaz,這個詞在古斯堪的納維亞語(steinn)、丹麥語(steen)、古撒克遜語(sten)、古弗里西語(sten)、荷蘭語(steen)、古高地德語(stein)、德語(Stein)和哥特語(stains)中也有相似的用法。

這個詞被重建為來自原始印歐語的 *stoi-no-,這是詞根 *stai- 的後綴形式,原意是「石頭」,同時也有「變厚、變硬」的意思(在梵語中對應 styayate「凝固、變硬」;在阿維斯陀語中對應 stay-「堆積」;在希臘語中對應 stear「脂肪、蠟」,stia, stion「卵石」;在古教會斯拉夫語中對應 stena,俄語中對應 stiena「牆」。

到了12世紀末,這個詞的意思逐漸演變為「石頭的組成物,岩石,作為媒介的石頭」。在晚期古英語中,它還有「睾丸」的意思。英國的重量單位「stone」(通常等於14磅)起源於14世紀末,最初指的是一種特定的石頭。

Stone-fruit(「核果,中心有硬核或堅果的水果」)出現於16世紀20年代。Stone's throw(「短距離」)的用法可追溯到16世紀80年代;而 stone's cast(同義)則出現在13世紀末,還有「短時間」的意思。Stone age(「石器時代,人類文化發展階段,以石製工具或武器為特徵」)則出現於1864年;其形容詞延伸義「過時的、粗糙的」則在1927年被使用。

表達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一石二鳥,通過一個行動達成兩個目的」)的說法可追溯至1650年代。leave no stone unturned(「不遺餘力,盡一切可能」)則出現於1540年代。heart of stone(「冷酷無情」)的比喻用法則出現在14世紀末。

中古英語的 wal 指的是「圍繞城鎮、城堡等的直立結構,通常是石製的防禦工事,但也用來標示邊界」。這個詞源自古英語的 weall,在盎格魯語中則是 wall,意指「城牆、壕溝、土堤」(無論是自然形成還是人造的),還可以指「堤壩、懸崖、岩石海岸」,甚至是「圍繞城市的防禦工事,或建築物的側面」。

這個詞是從拉丁語 vallum 借來的,原意是「由柵欄支撐的堅固防禦牆,土石築成的壕溝」,也可以指「一排或一列樁」。可能是 vallus(意為「樁」)的集合名詞,而這個詞可能來自原始印歐語 *walso-,意為「一根柱子」。De Vaan 認為 vallusvallum 的衍生詞,並提到希臘語中「釘子」的詞可能與之有關,雖然這種聯繫是可能的,但並不具說服力。

「房屋、教堂或其他建築物內部的隔牆」這一意義大約在公元1200年出現。英語中用一個詞來表達這個概念,而許多其他語言則有兩個詞來區分,比如德語的 Mauer(指「城鎮、堡壘等的外圍牆」,也用來指代柏林圍牆)和 wand(指「建築物內部的隔牆」)。這種區分在意大利語的 muro/parete、愛爾蘭語的 mur/fraig、立陶宛語的 mūras/siena 等語言中也能找到。拉丁語中表示「防禦牆」的詞是 murus(參見 mural)。

古撒克遜語、古弗里西語、中古低地德語和中古荷蘭語中的 wal 也源自拉丁語。瑞典語的 vall 和丹麥語的 val 則來自低地德語。

在解剖學上的用法出現於14世紀晚期。比喻意「障礙、阻礙」在古英語中已經存在,此外,還有「保護者、捍衛者」的含義,特別是指人。到了公元1300年左右,這個詞被用來泛指任何強壯、堅固或堅定的人或物。14世紀晚期,它還用來形容某種無感知的物體。到13世紀中期,這個詞開始專指城市城牆上寬闊平坦的部分,通常是人們散步、執勤或展示斬首頭顱等的場所。

表達 give (someone) the wall(「讓某人走在人行道上較乾淨的一側」)的說法出現於1530年代。turn (one's) face to the wall(「準備面對死亡」)則出現於1570年代。

短語 up the wall(「生氣、瘋狂」)出現於1951年;off the wall(「不正統、非傳統」)則記錄於1966年,是美國學生俚語。go over the wall(「逃脫」,最初指監獄逃脫)則出現於1933年。

    廣告

    stonewall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stonewall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stonewall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