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古英語的 risen 來自古英語的 risan,意思是「從睡眠中醒來、起床;站起來、挺身而立;離開餐桌;一起起立;合適、恰當」(通常形式為 gerisan、arisan)。這是一個第一類強變位動詞,過去式為 ras,過去分詞為 risen。其詞源可追溯至原始日耳曼語的 *us-rīsanan,意為「上升」(同源詞還包括古諾爾斯語的 risa、古薩克遜語的 risan、古弗里西語的 risa,意為「升起、出現、發生」,哥特語的 urreisan「升起」,古高地德語的 risan「升起、流動」,以及現代德語的 reisen「旅行」,最初意為「為了旅程而起身」)。根據《牛津英語詞典》,目前尚未發現該詞在日耳曼語族以外的相關詞彙;Boutkan 則提出,這可能源自某種已失傳的歐洲底層語言。
這個詞在12世紀末開始用來表示「從死中復活」,同時也有「反叛、起義、反對」的意思。大約在公元1200年左右,它被用來描述「從低位移至高位、向上移動;數量或金額的增加;運勢好轉、繁榮昌盛;變得突出」的情況;對於天體而言,則指「出現在地平線之上」。短語 rise and shine(「起床、起床活動」)出現於1916年(早期是一種宗教表達)。用於描述海洋、河流等「水位上升」的情況,大約出現在1300年左右。
「開始存在、起源;(由...)產生」的意義出現於13世紀中期。14世紀初,它又被用來表示「發生、出現、實現;舉行」。從1540年代起,該詞被用來描述聲音的「音調上升」。同時期,它也被用於描述麵團的「發酵」。在中古英語中,這個詞似乎並未用於描述熱或溫度的變化;這一意義可能是從其在溫度計或氣壓計中對液體行為的描述(約1650年代)演變而來。與 raise(動詞)相關。相關詞彙包括 Rose 和 ris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