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nor 的詞源
tenor(n.)
大約在公元1300年,tenour這個詞出現,意指「一般意義、主流方向、目的、思潮」,通常用來描述某個思想、說法等。這個詞源自古法語的tenor,意思是「實質、內容、意義、意識;音樂中的男高音部分」(13世紀的用法,現代法語為teneur)。而古法語又來自拉丁語的tenorem(主格為tenor),原本意指「一個過程」,最初是「持續不斷的過程、堅持不懈的進行」,來自動詞tenere,意為「持有、保持」(參見tenet)。
在英語中,音樂上「最高成年男性聲音」的意義大約出現在14世紀末。之所以這樣稱呼,是因為男高音的部分在中世紀合唱音樂中承擔了「持續旋律」(canto fermo)。中世紀拉丁語中,tenor字面上用來指「主要旋律」,這個詞後來被延伸用來指代演唱該旋律的聲部。
「男高音歌手」這一意義大約在15世紀末開始出現。作為形容詞,意指「與(音樂)男高音相關的」,大約在1520年代形成。
相關條目
tenor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tenor」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ten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