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0年代(在theosophical中暗示),指「通過神秘學習獲得的神聖事物知識」,源自中世紀拉丁語theosophia(斯科圖斯·埃里根納),再往前追溯至晚期希臘語theosophia,意為「關於上帝或神聖事物的智慧」,來自希臘語theosophos,意指「對上帝有智慧的人」,由theos(意為「神」,源自原始印歐語根*dhes-,用來形成宗教概念的詞彙)和sophia(意為「技能,知識,熟悉;哲學」,來自sophos,「智慧的,博學的」,參見sophist)組成。
這個詞在歷史上被多種方式使用,包括指瑞典博學者斯威登堡追隨者所創立的運動。後來,它成為一種現代哲學體系的名稱(有時被稱為「秘教佛教」),這一體系類似於早期的宗教思想。1875年,在紐約由「海倫娜·布拉瓦茨基女士」(1831-1891年)及其他人創立,名為「神智學會」。這一運動融合了印度教和佛教的元素,並聲稱擁有比經驗主義更深刻的超自然神性知識。相關詞彙包括:Theosophic; theosophical; theosophical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