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約在公元1300年,toie這個詞出現,意指「瑣事、瑣碎的東西;嬉戲的行為、愛情遊戲;玩笑」,其來源尚不明確。在現代英語中,toy可能有多重含義。可以與中荷蘭語的toy、荷蘭語的tuig(意為「工具、設備;廢物、垃圾」),以及speeltuig(「玩具、遊戲物品」)進行比較。同樣,中荷蘭語的toogattire意指「華麗的服裝」。此外,德語的Zeug(「東西、物品、工具」)、Spielzeug(「遊戲物品、玩具」)也值得一提;丹麥語的tøj和瑞典語的tyg則分別意為「東西、裝備」。
到了16世紀,英語中的這個詞用得相當廣泛,經常用來形容抽象的事物,比如滑稽的舉動和花招、瑣碎的言語或輕浮的寫作、活潑的旋律、一時的興致或不合理的厭惡。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詞的意義逐漸縮小,最初是指「為娛樂或消遣而設計的物品,非嚴肅用途」。因此,經過幾個階段的演變,最終形成了「娛樂或遊玩的物品」(約公元1500年)、 「價值不高的東西、瑣事」(1520年代),以及「專為兒童遊玩而製作的物品,供兒童娛樂的東西」(1580年代)。
自1806年起,這個詞也被用作形容詞,專門形容那些異常小巧的物品,特別是那些被培育成異常小型並作為寵物飼養的狗。Toy-town(「作為玩具的模型城鎮」)出現於1836年。Toy soldier(「玩具士兵」)則出現在1849年的兒童故事《小哨兵》中。Toy-boy(「玩具男孩」)則始於198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