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vile 的詞源

vile(adj.)

13世紀後期,“道德上令人厭惡的; 道德上有缺陷、腐敗、邪惡; 沒有價值; 質量低劣; 令人噁心、醜陋; 有辱人格、羞辱; 地位低下,沒有世俗的榮譽或尊重”,源自盎格魯-法語 ville,古法語 vil “可恥的,不名譽的; 出身低微的; 廉價的; 醜陋的,醜惡的”,源自拉丁語 vilis “廉價的,不值錢的,卑賤的,普通的”,起源不確定,可能來自 PIE 詞根 *wes-(1)“買,賣”(見 venal)。相關詞彙: Vilelyvilenessvilety(13世紀早期)。

相關條目

在15世紀中期,「能夠以價格獲得的;可以被腐敗的」。到了1660年代,又有了「出售中的」新意,這來自法語 vénal,而古法語 venel 則意指「待售」,最早用來形容妓女等(12世紀)。這個詞最終源自拉丁語 venalis,意為「待售;能被賄賂的」。

其實這個詞來自 venum(主格形式 *venus),意為「待售」。語言學家推測它源自原始印歐語 *wes-no-,意指「價格」,而這又來自詞根 *wes- (1),意為「購買,出售」。這個詞根還衍生出了梵語 vasnah(「購買金」)、vasnam(「獎勵」)、vasnayati(「他討價還價」);希臘語則有 onos(「支付的價格,購買」)、oneisthai(「購買」)。

通常這個詞帶有負面含義,形容「為了金錢和卑鄙的動機而願意出賣自己的服務或影響力;被低賤或卑鄙地收買」。

Venal is strongest in expressing the idea of complete sale to a purchaser—character, honor, principle, and even individuality being surrendered for value received, the venal man doing whatever his purchaser directs, a venal press advocating whatever it is told to advocate. [Century Dictionary, 1891]
Venal 最能強調完全被買方收買的概念——無論是品格、榮譽、原則,甚至個性,都為了所獲得的價值而出賣。這樣的人會完全按照買方的指示行事,而一個 venal 的媒體則會宣傳任何它被要求宣傳的東西。[《世紀詞典》,1891年]

約於1300年, revilen “貶低,降低”(現已過時); 14世紀中期,“侮辱,嘲諷,詆譭,用辱罵的語言攻擊”,源自古法語 reviler “認爲卑鄙,鄙視,蔑視”,由 re-,這裏可能是一個強調前綴(見 re-),加上 aviler “使卑鄙或廉價,輕視”,源自 vil “可恥的,不名譽的; 出身低微的; 廉價的; 醜陋的,醜惡的”(見 vile(形容詞))。相關詞彙: Reviledrevilerreviling

大約在1500年,vilifien這個詞出現,意思是「降低某物的價值或重要性,認為其不值一提」。這個詞源自晚期拉丁語的vilificare,意指「使某物變得廉價或低賤;輕視其價值」。而這又來自拉丁語的vilis,意思是「廉價的,低賤的」(參見vile),加上facere的結合形式,意為「製造,造成」(源自原始印歐語根*dhe-,意為「放置,設定」)。這個詞在1590年代開始有了「用誹謗的語言進行抨擊,說壞話」的含義。相關詞彙包括Vilified(被抨擊)、vilifying(抨擊中)。

    廣告

    vile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vile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vile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