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 Apis 的刺人昆蟲,生活在由女王統治的社會中,產生蠟和蜜,古英語中稱爲 beo "蜜蜂",源自原始日耳曼語 *bion(也源自古諾爾斯語 by 、古高地德語 bia 、中古荷蘭語 bie),源自 PIE 詞根 *bhei- "蜜蜂"。
自1530年代以來,用作"忙碌的工作者"的隱喻。1769年起,美國英語中指"鄰居們聚集在一起,爲其中一人的利益共同勞動",可能是因爲與蜜蜂的集體勞動和社交活動相比較: Raising-bee(1814年)指建築施工; quilting bee (1824年,參見 quilt(動詞)); logging-bee 指滾木; paring-bee 指準備收穫的蘋果; 還有 hanging bee 指"私刑"。它還擴展到其他集體情境(例如 spelling bee ,指"兩個或更多人之間拼字能力的比賽",1809年有記錄)。
至於 have a bee in (one's) bonnet (1825年),指那些頭腦發熱、有強烈新觀念或幻想的人,據傑米森說是蘇格蘭的,可能源自早期的表達方式,如 head full of bees(1510年代),表示瘋狂的思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