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英語詞語 læt 原指“在習慣或預期時間之後發生的”,最初的意思是“緩慢的,懶散的,鬆懈的,疏忽的”,源自原始日耳曼語 *lata-(也指舊譯中“閒散”),源自已死語 latr “懶散的,懶惰的”,荷蘭語,古薩克森語 lat,荷蘭語 laat,德語 laß “閒置的,疲憊的”,哥特語 lats “疲憊的,緩慢的,懶惰的”, latjan “妨礙”,源自 PIE *led- “緩慢的,疲倦的”,其根源 *lē- 指“讓開,放鬆”。
從公元13世紀中期開始運用於“某段時間後期發生的”意思。從公元1400年開始運用於“在近處或不遠的過去發生或存在的”(of late)。由此引申出15世紀初的意思是“剛剛去世的,去世不久的”(如 the late Mrs. Smith)。俚語上,在1962年開始被用來描述月經。表達“better late than never”可回溯至15世紀晚期。作爲副詞,古英語中“late”意爲“緩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