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世紀中期,“傲慢,自負,驕傲; ”約1300年,“吹噓,誇張的言辭”,源自盎格魯-法語 bost “炫耀”,可能來自斯堪的納維亞源頭(比較挪威語 baus “驕傲,大膽,勇敢”),源自原始日耳曼語 *bausia “膨脹,吹氣,腫脹”(源頭還包括中古高地德語 bus “腫脹”,方言德語 baustern “腫脹”; 中古荷蘭語 bose,荷蘭語 boos “邪惡,惡毒,憤怒”,古高地德語 bosi “無價值的,誹謗的”,德語 böse “邪惡的,壞的,憤怒的”),源自原始印歐語 *bhou-, 變體爲 *beu-, *bheu-, 一種與腫脹有關的詞根(參見 bull(n.2))。
顯然,這個概念是指因驕傲而“膨脹”; 比較古英語 belgan “變得憤怒,冒犯,激怒”, belg “憤怒,傲慢”,來自與 bellows 和 belly(n.)相同的詞根。意思是“吹噓的原因,引起驕傲的場合”來自於1590年代。相關: Boasted; boasting。古英語中“吹噓”的詞是 micelsprecende,字面意思是“大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