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世紀中葉,“書面記錄或記載”,取自於13世紀的舊法語 copie 和直接源自中世紀拉丁語 copia “複製,手稿”,從拉丁語 copia assimilated 形式中融合的 com “和……一起”(參見 com- )和 ops (所有格 opis )“權力,財富,資源”,源自 PIE 詞根 *op- “大量工作、生產”。
15世紀,它的含義擴展到任何文字樣本,特別是交給打印商複製成印刷字體(卡克斯頓,15世紀末)。14世紀後期,“副本、仿製品、複製品”,無論是書寫還是其他方式,均有這個含義。16世紀30年代起,“一套內含相同內容的複製品之一”,指的是同一篇文章的不同版面。
Copy-boy 指的是從作者處獲取文字副本交給印刷商的人,源於1888年。編輯通過編輯將文字製作成印刷版面的報紙編輯部稱爲 copy-desk,它出自1887年; 則術語 copy-editor 的應用則可追溯至1889年。
The "copy desk" is the managing editor's literary inspection field, his last check by which the work of all editorial departments is gauged, the final balance where the brain product of the entire working force of the paper is weighed and judged. [The Journalist, May 21, 1892]
“副本編輯部”是總編輯的文學審查領域,是他的最後檢查,通過這個檢查,所有編輯部門的工作成果都會得到檢驗,工作人員的大腦,整個工作力量的產品,都在這裏得到了權衡和判斷。[記者,1892年5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