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corn-snake 的詞源

corn-snake(n.)

“corn snake”是指一種體型較大但無害的蛇,分佈於美國東南部和中部的玉米田中,該詞的使用始於1670年代,由 corn(玉米)和 snake(蛇)組成。

相關條目

[grain],古英語 corn 意指「穀物植物的單顆種子;穀物植物的種子總稱;在田野中生長時能結穀的植物」,源自原始日耳曼語 *kurnam,意為「小種子」(同源詞還包括古弗里西語和古薩克斯語的 korn「穀物」,中荷蘭語的 coren,德語的 Korn,古諾爾斯語的 korn,哥特語的 kaurn),最終追溯至印歐語系詞根 *gre-no-「穀物」。

在古英語中,這個詞的意義是「帶種子的穀物」(如 barleycorn),而非特指某一植物。當地人通常將其理解為某地區的主要作物。在美國,它的使用範圍被限制為本土的 maize(約公元1600年,最初稱為 Indian corn,但後來形容詞被省略),在英國通常指「小麥」,在蘇格蘭和愛爾蘭則指「燕麥」,而在德國部分地區,Korn 則意為「黑麥」。

玉米於1550年左右傳入中國,並在稻米不易生長的地區蓬勃發展,成為18世紀人口激增的重要因素。Corn-starch(玉米澱粉)一詞出現於1850年。Corn-silk(玉米鬚)則可追溯至1852年。

中古英語 snake,意爲“一種長而無肢的爬行動物”,源自古英語 snaca,來自原始日耳曼語 *snakon(源頭還包括古諾爾斯語 snakr “蛇”,瑞典語 snok,德語 Schnake “環蛇”),源自印歐語根 *sneg- “爬行,爬行動物”(源頭還包括古愛爾蘭語 snaighim “爬行”,立陶宛語 snakė “蝸牛”,古高地德語 snahhan “爬行”)。在現代英語中,逐漸取代 serpent 成爲常用詞。

傳統上用於英國的蛇,與有毒的 adder 區分。從17世紀開始用於各種類似蛇的裝置和設備。1839年,“Snakes!”成爲一聲驚歎。

“陰險的人”的意思可追溯到1580年代(早在15世紀,它就被用來形容撒旦,而 serpentadder 在這個意義上更早)。比較一下古教會斯拉夫語 gadu “爬行動物”, gadinu “骯髒的,可惡的”。蛇的聲譽並沒有因《創世紀》的故事而得到改善,但這個概念更古老。短語“ snake in the grass ”意爲“陰險、密謀、欺騙的人”,翻譯自弗吉爾的 Latet anguis in herba [Ecl. III:93]。

在擲骰子游戲中,“ Snake eyes ”指“兩個一點”的點數(最低點數),始於1919年,因此與厄運有關。這可能影響了1957年體育俚語中的 snake-bitten snake-bit “不幸的”,也可能來自字面意義(1807年已有記載),也許是指被毒蛇咬傷的人註定不幸。

Snakes and Ladders ”這個棋盤遊戲可追溯到1907年。1813年出現了“ Snake charmer ”。1883年,“ Snake pit ”被認爲是一種原始的真理或勇氣測試; 比喻意義始於1941年。1772年,“ Snake dance ”指的是霍皮人的一種儀式; 1911年,它成爲一種派對舞蹈。

    廣告

    corn-snake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corn-snake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corn-snake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