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doughface 的詞源

doughface(n.)

“麪糰臉”是美國政治中的蔑稱,指南方民主黨人在南北戰爭前爲南方利益工作。該詞最早出現於1833年,被解釋爲“任人擺佈的人”,但這可能不是最初的意象。該詞源於1820年約翰·蘭多夫在密蘇里協定之後的一次演講。

Randolph, mocking the northerners intimidated by the South, referred to a children's game in which the players daubed their faces with dough and then looked in a mirror and scared themselves. [Daniel Walker Howe, "What Hath God Wrought," 2007]
蘭多夫嘲笑那些被南方嚇倒的北方人,提到了一個兒童遊戲,遊戲中玩家會在臉上塗抹麪糰,然後照鏡子嚇自己。[丹尼爾·沃克·豪,《上帝創造了什麼》,2007年]

蘭多夫在1809年2月的國會辯論中就曾使用“dough-face”一詞,意爲“麪糰面具”(“……這有點像我們穿上面團面具和裹屍布來嚇唬別人……”)。

然而,這個表達方式也被解釋爲指“他那些受驚的對手蒼白的麪糰臉”[克雷吉],指“一個易受影響、柔軟、像麪糰一樣的人”[《世紀詞典》],甚至是“將他們比作膽小的母鹿,它們會被自己的影子嚇到”[《The Port Folio》, 1820]。在1773年的一篇文本中,“Dough-faced”一詞被用來表示“懦弱”,因此可能存在意義的匯聚。

廣告

doughface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doughface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doughface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