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faction 的詞源

faction(n.1)

約於1500年,源自法語 faction(14世紀),直接源自拉丁語 factionem(主格 factio)“政黨,人羣階級”,字面意思是“製造或做”,是 facere 的動名詞形式,意爲“做”(源自 PIE 詞根 *dhe- “放置,放下”)。在古羅馬,最初指“賽車場四個競爭隊伍之一”,以其服裝顏色區分。後來,“寡頭政治,篡奪派系,通過不正當手段尋求政府變革的政黨。”

A spirit of faction, which is apt to mingle its poison in the deliberations of all bodies of men, will often hurry the persons of whom they are composed into improprieties and excesses for which they would blush in a private capacity. [Hamilton, "The Federalist," No. 15]
“一種 faction 的精神,往往會在所有人羣的討論中混入其毒素,會使他們陷入不當和過度的行爲,這些行爲在私人身份下會讓他們感到羞恥。”[漢密爾頓,“聯邦黨人文集”,第15篇]

faction(n.2)

"基於真實人物或事件的虛構敘述,1967年,是 factfiction 的混合體。

相關條目

1530年代,「行動,已完成的事,任何已做之事,功績」,善或惡,但在16世紀至17世紀通常指「惡行,罪行」;來自拉丁語 factum「事件,發生的事情,行為,成就」,在中世紀拉丁語中也指「狀態,條件,情況」(同源於古法語 fait,西班牙語 hecho,意大利語 fatto),語源上意為「已完成的事」,名詞用法源自 factus 的中性形式,過去分詞來自 facere「做」(來自原始印歐語根 *dhe-「放置,設置」)。

早期對古法語單詞的適應,亦演變為 feat。較早的意義大多已過時,但在after the fact等短語中稍有保留,最初為法律用語,意為「在犯罪之後」。也可比較 matter-of-fact

現代的、經驗性的「已知為真之事,真實狀態,實際發生或真實存在的情況」,與 statementbelief 相區別,始於1630年代,源於「實際發生的事」的概念。科學的、經驗事實(「通過觀察或真實證詞所知的真理」)的特定概念在1660年代通過胡克、博伊爾等人,在皇家學會中出現,成為現代知識詞彙的一部分(與 theoryhypothesis 等詞彙一起);在18世紀初,它與休謨的哲學著作相關聯。因此,中古英語缺乏名詞及其概念;最接近的表達或許是 thing proved(約1500年)。

因此,facts「事實的真實狀態」;in fact「實際上」(1707年)。到1729年,fact被用來指「被呈現為事實但可能是錯誤的事物」。

By fact is also often meant a true statement, a truth, or truth in general ; but this seems to be a mere inexactness of language .... Fact, as being special, is sometimes opposed to truth, as being universal ; and in such cases there is an implication that facts are minute matters ascertained by research, and often inferior in their importance for the formation of general opinions, or for the general description of phenomena, to other matters which are of familiar experience. [Century Dictionary]
fact 也常被用來指一個真實的陳述,一個真理,或一般的真理;但這似乎只是語言的不精確性.... Fact,作為特別的,有時與 truth(普遍的)相對立;在這些情況下,暗示事實是通過研究確定的微小事務,並且在形成一般意見或對現象的普遍描述中,往往低於其他熟悉經驗的事務。[世紀詞典]

Facts of life出現於1854年,意為「生存的殘酷現實」;到1913年,它也獲得了「人類性功能知識」的更具體意義。facts and figures作為「精確信息」的押頭韻搭配出現於1727年。

Facts and Figures are the most stubborn Evidences; they neither yield to the most persuasive Eloquence, nor bend to the most imperious Authority. [Abel Boyer, "The Political State of Great Britain," 1727]

15世紀早期, ficcioun,“在頭腦中創造或想象出來的東西”,源自於13世紀的古法語 ficcion “欺騙,詭計; 發明,製造”,直接源自拉丁語 fictionem(主格 fictio)“塑造或假裝”,動作名詞,來自於 fingere 的過去分詞詞幹,“塑造,形成,設計,假裝”,最初的意思是“揉捏,用黏土塑造”,源自於 PIE 詞根 *dheigh- “形成,建造”。

“想象中的散文作品(非戲劇)”的意思始於1590年代,最初經常包括戲劇和詩歌。更狹義的“文學作品的一部分,包括基於想象場景或角色的小說和短篇小說”的意義早在19世紀初就已經出現。法律意義(fiction of law)始於1580年代。小說作家可以被稱爲 fictionist(1827年)。相關的拉丁詞語包括字面意義上的“手工製作”,以及“在頭腦中發明的; 人造的,不自然的”比喻意義:拉丁語 fictilis “由黏土,陶土製成的”; fictor “模具,雕塑家”(17世紀也被借用到英語中),但也包括尤利西斯作爲“欺騙大師”的意思; fictum “欺騙,虛假; 虛構”。

廣告

faction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faction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faction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