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groschen 的詞源

groschen(n.)

1610年代,曾在德國和奧地利使用的小銀幣,來自德語 groschen,改編自捷克語 groš, 是一種硬幣(大約是一分之三十的塔勒),源自中世紀拉丁語 (denarius) grossus,字面意思是“厚硬幣”,來自拉丁語 grossus “厚”(參見 gross(形容詞),並比較 groat)。

相關條目

14世紀後期的歐洲中世紀硬幣,可能來自中古荷蘭語 groot,這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偉大的,大的”(在這種情況下,是“厚”的意思),來自某些大型硬幣的名稱(例如不來梅的 grote sware,並比較中世紀拉丁語 grossi denarii,指的是布拉格的一種硬幣),以區別於同名的較小硬幣。與英語 great(形容詞)同源。從13世紀起在各個國家得到認可。最初的英國四便士硬幣是在1351-2年鑄造的; 它在1622年停止使用。另請參見 groschen

在14世紀中期,「大型」的意思出現;到了15世紀初,又有了「厚實」的含義,同時也指「粗糙、樸素、簡單」。這些意義來自古法語的 gros,意指「大、厚、肥;高、強壯、有力;懷孕;粗魯、笨拙;不吉利、重要;傲慢」。這個詞追溯至晚期拉丁語的 grossus,原本用來形容食物或心智的「厚、粗糙」,在中世紀拉丁語中則有「偉大、大型」的意思。它也成為了西班牙語的 grueso 和意大利語的 grosso 的詞源。這個詞的起源相當模糊,在古典拉丁語中並不存在。據說它與拉丁語的 crassus(同樣意指「粗糙、厚重」)或德語的 gross(「大型」)並無關聯,但Klein認為它可能與古愛爾蘭語的 bres 和中愛爾蘭語的 bras(「大」)有語源上的聯繫。

在英語中,這個詞的意義發生了分化。最初通過「粗糙的質地或品質」這一概念,衍生出「不敏感、遲鈍、愚蠢」(1520年代)和「粗俗、道德上粗糙」(1530年代)的含義。隨著「一般性、不具體」的理解出現,它又被用來表示「整體、總體、全部,未經扣除」(15世紀初),例如在 gross national product(國民總產值,1947年)中。1580年代,這個詞又被賦予了「刺眼、明目張膽、駭人聽聞」的含義;而現代意義上的「令人作嘔」則首次出現在1958年的美國學生俚語中,最初用作強調不愉快事物的加強語(如 gross stupidity,極端愚蠢)。

    廣告

    groschen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groschen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groschen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