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3年,“物質的一種屬性,憑藉這種屬性,物質在沒有外力干擾的情況下保持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的狀態”[世紀詞典],17世紀德國天文學家和醫生約翰·開普勒(Johann Kepler,1571-1630)將其作爲物理學術語引入,作爲拉丁語 inertia “不熟練,無知; 不活躍,懶惰”的特殊意義,來自 iners(屬格 inertis)“不熟練的; 不活躍的”(參見 inert)。有時也稱爲 vis inertia “慣性力”。牛頓在1687年的現代拉丁文著作中使用了這個詞。經典拉丁語中“冷漠,被動,不活躍”的意義可追溯到1822年的英語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