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鎖的工具」,中世紀英語 keie,來自古英語 cæg「能打開鎖的金屬片,鑰匙」,字面和比喻意義(「解決方案,解釋,開啟道路或解釋的東西或人」),其起源不明,演變異常,除了古弗里西亞語 kei 外,沒有確定的同源詞。
或許它與中古低地德語 keie「長矛,矛」有關,基於「劈開的工具」的概念,來自原始日耳曼語 *ki-「劈開,分裂」(同源詞:德語 Keil「楔子」,哥特語 us-kijans「萌芽」,keinan「發芽」)。但 Liberman 寫道:「*kaig-jo- 的原意可能是『*有扭曲末端的釘子』。以輔音結尾的根 *kai- 表示『彎曲,扭曲』的詞僅在北日耳曼語中常見。」另可比較梵語 kuncika-「鑰匙」,來自 kunc-「使彎曲」。
現代發音是從約 1700 年開始的北方變體;早期和中世紀英語通常發音為「kay」。意指「將其他部分連接在一起的東西」始於 1520 年代。意指「解決方案的解釋」(對一組問題、代碼等)始於約 1600 年。
音樂上的意義原本是「音調,音符」(15 世紀中期)。在音樂理論中,這個意義在 17 世紀發展為「音階中音調的旋律和和聲關係的總和」,也指「圍繞某個音調的旋律和和聲關係」。這可能是基於拉丁語 clavis「鑰匙」的翻譯,Guido 用於「音階中的最低音」,或法語 clef(參見 clef;也參見 keynote)。「由演奏者的手指操作的樂器機制」的意義始於約 1500 年,可能也受 clavis 的使用啟發。OED 說這種用法「似乎僅限於英語」。最初用於管風琴和鋼琴,1765 年用於管樂器;1837 年轉用於電報,後來用於打字機(1876 年)。
Key ring,用於持有多把鑰匙的環,始於 1685 年(當時作為拉丁語 annulus clavicularius 的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