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nowhere 的詞源

nowhere(adv.)

"不在任何情況或狀態中; 沒有地方",古英語 nahwær "無處,根本不"; 參見 nowhere。口語中的 nowheres,帶有副詞性的屬格,始於1803年。

作爲名詞,"不存在的地方",1831年; "遙遠或無法到達的地方",1908年。因此,出現了 middle of nowhere 這樣的短語(最早似乎是指你把某人或某物撞到的地方; 見下文), road to nowhere(1800年作爲“不通行的路,通向沒有目的地的路”; 比喻用法“被認爲不可能產生有用結果的計劃、行動等”始於1891年)。

類似的構造曾嘗試過 nowhat("根本不",1650年代)和 nowhen("從不,在任何時候都不",1764年),但它們沒有流行開來,仍然是臨時用詞。中古英語也有一個副詞 never-where(14世紀初)。

THE COMET IS COMING.--The appearance of the great comet that is expected to knock all creation into the middle of nowhere about the 16th of June, has been indefinitely postponed on account of the great gift sale at 96 Third street, where every purchaser of 25 cents' worth of liniment receives a free gift as soon as the purchase is made .... [announcement in Louisville Daily Courier, Louisville, Kentucky, May 28, 1857]
彗星來了。--預計於6月16日撞向無處的大彗星的出現,因爲96 Third Street 的大禮品銷售而無限期推遲,每購買25美分的藥膏即可獲得免費禮品.... [《路易斯維爾每日信使》(Louisville Daily Courier),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1857年5月28日公告]

相關條目

"一點也不,完全不," 中古英語,源自古英語 na,由 ne "不,沒有" 和 a "曾經" 組成。第一個元素來自原始日耳曼語 *ne(源自古諾爾斯語、古弗里斯蘭語、古高地德語 ne,哥特語 ni "不"),源自原始印歐語 *ne- "不"。第二個元素來自原始日耳曼語 *aiwi-,是原始印歐語 *aiw- "生命力,生命,長壽,永恆" 的擴展形式。最終與 nay 相同,使用上的差異是偶然的。

作爲形容詞,"沒有任何,沒有一個,沒有"(約1200年)是從古英語 nan 縮減而來(參見 none),最後的 -n 在輔音前被省略,然後完全省略。作爲一個對陳述或問題的否定回答的感嘆詞,"不是這樣",早在13世紀初就有了,源自副詞。作爲名詞,1580年代指"否定; 反對票",1650年代指"投反對票的人"。

no X, no Y 的構造可追溯到1530年代(在 no peny no pardon 中)。No problem 作爲一種保證的感嘆詞可追溯到1963年。No way 作爲一種口語表達,意思是"不可能做到",可追溯到1968年(noway(副詞)"一點也不,毫不,絕不" 可追溯到約1300年)。No-knock(形容詞)指沒有許可或警告的警察突襲,可追溯到1970年,美國英語。短語 no can do "不可能" 可追溯到1827年,是19世紀在中國、澳大利亞和美國西海岸的華人使用的說法。 

We repeated our advice again and again, but got no answer but a loud horse-laugh, and their national maxim of No can do: Europe fashion no do in China. ["Reminiscences of a Voyage to and from China," in Paxton's Horticultural Register, London, 1836]
我們一再重複我們的建議,但除了大聲的嘲笑和他們的民族格言 No can do: Europe fashion no do in China,我們沒有得到任何回答。["Reminiscences of a Voyage to and from China," in Paxton's Horticultural Register, London, 1836]

「在任何地方,無論何處」,這是中古英語的 wher,源自古英語的 hwærhwar,意指「在什麼地方」。它來自原始日耳曼語的副詞 *hwar(同源於古薩克森語 hwar、古北歐語 hvar、古弗里西語 hwer、中古荷蘭語 waer、古高地德語 hwar、德語 wo、哥特語 hvar,皆意為「哪裡」)。這相當於拉丁語的 cur,源自原始印歐語詞根 *kwo-,用於關係代詞和疑問代詞。

Where it's at 最早出現於1903年,意指「事物的真實或本質特性」,到1971年則用來表示「活動的中心地點」。

多年來,它出現在許多介詞和副詞的複合詞中。除了已列出的條目(如 whereaswhereforewhereabouts 等),英語還有或曾經有 whereagainst, wherehence, whereinsoever, whereinto, wheremid, whereout, whereover, wheresoever, whereunder,以及 whereuntil, wherewhile

"烏托邦",源自於英國作家塞繆爾·巴特勒於1872年出版的一本書的書名,是 nowhere 的部分反轉。

    廣告

    nowhere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nowhere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nowhere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