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告

obscenity 的詞源

obscenity(n.)

1580年代,“淫穢的品質,行爲、表達或描繪中的淫穢”,源自法語 obscénité,源自拉丁語 obscenitatem(格位 obscenitas)“不祥之兆,骯髒”,源自 obscenus “令人反感的”(見 obscene)。意思爲“骯髒或令人厭惡的行爲”出現於1610年代。1690年有“淫穢的話語或詞語”的意義。相關詞: Obscenities

相關條目

1590年代,“令人不快的,或對品味和文雅不敏感的”,源自16世紀的法語 obscène,來自拉丁語 obscenus “令人反感的”,尤其是對於端莊的人來說,最初的意思是“不祥的,不吉利的”,這是一個起源不明的詞語; 也許來自 ob “在前面”(見 ob-) + caenum “污垢”。

“冒犯端莊或體面,不純潔,不貞潔”的含義可以追溯到1590年代。在法律上,“任何不純潔或不體面的出版物都會傾向於腐蝕思想並破壞對體面和道德的尊重。”在現代美國法律中,定義取決於“是否對於普通人,應用當代社區標準,整體材料的主題是否吸引淫穢的興趣。” [威廉·布倫南大法官,“羅斯訴美國案”,1957年6月24日]; 這在1973年由“米勒訴加利福尼亞州”得到了完善:

The basic guidelines for the trier of fact must be: (a) whether 'the average person, applying contemporary community standards' would find that the work, taken as a whole, appeals to the prurient interest, (b) whether the work depicts or describes, in a patently offensive way, sexual conduct specifically defined by the applicable state law; and (c) whether the work, taken as a whole, lacks serious literary, artistic, political, or scientific value.
裁決事實的基本準則必須是:(a)“普通人,應用當代社區標準”是否認爲整體作品吸引淫穢的興趣,(b)作品是否以明顯冒犯的方式描繪或描述了適用州法明確定義的性行爲; 以及(c)整體作品是否缺乏嚴肅的文學、藝術、政治或科學價值。

相關: Obscenely

    廣告

    obscenity 的趨勢

    根據books.google.com/ngrams/調整。Ngrams可能不可靠。

    分享「obscenity

    翻譯由AI生成。查看原文,請訪問: Etymology, origin and meaning of obscenity

    廣告
    熱門詞彙
    廣告